行人肠断草凄迷释义


【行人】1.出行的人;出征的人。《管子·轻重己》:“十日之内,室无处女,路无行人。”唐杜甫《兵车行》:“车轔轔,马萧萧,行人弓箭各在腰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回:“这一路是贼盗出没的地方……走着须要小心,大道正路不妨,十里一墩,五里一堡,还有来往的行人。”2.官名。掌管朝觐聘问的官。《周礼·秋官》有行人。春秋、战国时各国都有设置。汉代大鸿胪属官有行人,后改称大行令。明代设行人司,复有行人之官,掌传旨,册封、抚谕等事。《周礼·秋官·讶士》:“邦有宾客,则与行人送逆之。”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秦景公使其弟鍼来求成,叔向命

【肠断】悲痛。晋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二十:“临川东兴,有人入山,得猿子,便将归。猿母自后逐至家。此人缚猿子於庭中树上,以示之。其母便搏颊向人,欲乞哀状,直谓口不能言耳。此人既不能放,竟击杀之,猿母悲唤,自掷而死。此人破肠视之,寸寸断裂。”唐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行宫见月伤心色,夜雨闻铃肠断声。”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四折:“异乡易得离愁病,妙药难医肠断人。”冰心《寄小读者》十一:“十二月十三之晨,我心酸肠断,以为从此要尝些人生失望与悲哀的滋味。”

【凄迷】怅惘。明邵璨《香囊记·寄书》:“衡阳雁杳,湘浦鱼沉,苦道书难寄;几回魂欲断,思悽迷,梦绕关河月落时。”2.指景物凄凉而模糊。清唐孙华《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》诗:“凭栏徙倚三叹息,山云乱起烟悽迷。”1.形容景物凄凉迷茫。宋辛弃疾《贺新郎·赋水仙》词:“烟雨凄迷僝僽损,翠袂摇摇谁整?”元善住《送中上人归里》诗:“野花秋寂歷,江草晚凄迷。”清邢昉《江行始见芦花》诗:“一望长风夹,凄迷势更宽。”2.悲凉怅惘。元郝经《营独山谷》诗:“中夜几回远自惜,缺壶歌罢意凄迷。”元周棐《西津夜泊》诗:“何处客船歌水调,令人归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