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水深洞彻释义


【寒水】1.凉水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臣意即以寒水拊其头,刺足阳明脉,左右各三所,病旋已。”南朝梁沉约《游沉道士馆》诗:“开衿濯寒水,解带临清风。”2.常指清冷的河水。唐杜牧《泊秦淮》诗:“烟笼寒水月笼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。”明马銮《冬日偕汉树岩听散步芦渡桥书感》:“桥边秋已去,到此客愁生。寒水难为色,枯荷但有声。”

【深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式針切,音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水出桂陽南平,西入營道。又邃也。《增韻》深者,淺之對。《詩·邶風》深則厲,淺則揭。又深微也。《易·繫辭》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。又藏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梓人必深其爪。又衣名。《禮·深衣疏》衣裳相連,被體深邃,故謂之深。又州名。《韻會》後漢博陸郡,隋置深州。《廣輿記》今屬眞定府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式禁切,音諗。度淺深曰深。《周禮·地官》以土圭測土深。

【洞彻】“洞澈”。1.透明,清澈。南朝梁沉约《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》诗:“洞彻随清浅,皎镜无冬春。”唐欧阳詹《智达上人水精念珠歌》:“良工磨拭成贯珠,泓澄洞澈看如无。”元刘壎《隐居通议·论悟一》:“一日师令往某处,正雪中,既寒且饥,因结屨忽有悟,则见天地万物,洪纤曲直,如清浄琉璃,无不洞彻。”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一》:“海澄公家有一三足蟾,可为扇坠,视之如精金鎔液,洞澈空明,为希有之宝。”2.十分明亮。《汉武故事》:“扇屏悉以白琉璃作之,光照洞彻,以白珠为帘,玳瑁押之。”宋苏轼《佛心鉴偈》:“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