昊天神主位中閒释义


【昊天】苍天。昊,元气博大貌。《书·尧典》:“乃命羲和,钦若昊天,历象日月星辰,敬授人时。”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正纬》:“原夫图籙之见,迺昊天休命。”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鎌田诚一墓记》:“呜呼,昊天难测,蕙荃早摧;曄曄青春,永閟玄壤。”2.指一定季节的天空。《尔雅·释天》:“夏为昊天。”郭璞注:“言气皓旰。”《诗·王风·黍离》“悠悠苍天”孔颖达疏引今文《尚书》欧阳生说:“春曰昊天。”唐杜甫《北征》诗:“昊天积霜露,正气有肃杀。”此指秋天。3.指一定方位的天。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西方曰昊天。”高诱注:“西方金

【神主】1.百神之主。《书·咸有一德》:“监于万方,启迪有命,眷求一德,俾作神主。”孔传:“天求一德,使代桀为天地神祇之主。”蔡沉集传:“神主,百神之主。”《史记·夏本纪》:“於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数声乐,为山川神主。”唐范摅《云溪友议》卷一:“儿为五岳神主,厌於祷祠。”2.谓人民。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:“齐环怙恃其险,负其众庶,弃好背盟,陵虐神主。”杜预注:“神主,民也。谓数伐鲁,残民人。”3.古代为已死的君主、诸侯作的牌位,用木或石制成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上》:“大司徒邓禹入长安,遣府掾奉十一帝神主,纳於高庙。

【位】《廣韻》于愧切《集韻》于累切《韻會》喩累切《正韻》于位切,音壝。《說文》列中庭之左右曰位。《廣韻》正也。《易·繫辭》聖人之大寶曰位。《周禮·天官》惟王建國,辨方正位。又凡所坐立者,皆曰位。《禮·曲禮》揖人,必違其位。《註》出位而揖,禮以變爲敬也。又所也。《論語》君子思不出其位。《朱註》范氏曰:物各得其所,而天下之理得矣。又姓。明位安。又高麗人呼相似爲位。見《三國志》。 本作。俗作位。字原刻从亻从。漢典考證:〔《禮·曲禮》揖人,必違其位。《註》出位面揖,〕 謹照原文面揖改而揖。〔《易·艮卦》君子思不出其位。

【中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陟弓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陟隆切,音忠。《書·大禹謨》允執厥中。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以五禮防民僞,而敎之中。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劉子曰:民受天地之中以生。又《左傳·文元年》舉正於中,民則不惑。《註》舉中氣也。又司中,星名。在太微垣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。又《前漢·律歷志》春爲陽中,萬物以生。秋爲隂中,萬物以成。又中央,四方之中也。《書·召誥》王來紹上帝,自服于土中。《註》洛爲天地之中。《張衡·東京賦》宅中圓大。又正也。《禮·儒行》儒有衣冠中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