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况蚩蚩田野人释义


【何况】况”。用反问的语气表达更进一层的意思。《后汉书·杨终传》:“昔殷民近迁洛邑,且犹怨望,何况去中土之肥饶,寄不毛之荒极乎?”南朝宋何承天《雉子游原泽》诗:“卿相非所盼,何况於千金。”唐元稹《酬乐天赴江州路上见寄》诗之三:“云高风苦多,会合难遽因;天上犹有碍,何况地上身。”《三国志平话》卷上:“刘备言曰:‘功劳皆是咱军,无功军得赏,何况咱军?’”冰心《关于女人·我的学生》:“物力还应当爱惜,何况人力?”见“何况”。

【蚩蚩】1.敦厚貌。一说,无知貌。《诗·卫风·氓》:“氓之蚩蚩,抱布贸丝。”毛传:“蚩蚩者,敦厚之貌。”朱熹集传:“蚩蚩,无知之貌。”宋王禹偁《君者以百姓为天赋》:“徒观乎浩浩玄穹,蚩蚩黔首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张诚》:“翁輟泣愕然,不能喜,亦不能悲,蚩蚩以立。”2.惑乱貌;纷扰貌。汉扬雄《法言·重黎》:“大国蚩蚩,为嬴弱姬。”《文选·刘孝标<广绝交论>》:“於是素交尽,利交兴,天下蚩蚩,鸟惊雷骇。”李善注:“《广雅》曰:‘蚩,乱也。’”吕延济注:“蚩蚩,犹扰扰也。”清姚鼐《咏七国》:“蚩蚩六国主,虫豸力争竞。

【田野】亦作“田壄”。亦作“田埜”。1.田地。《管子·八观》:“行其田野,视其耕芸,计其农事,而飢饱之国可以知也。”《楚辞·九辩》:“农夫輟耕而容与兮,恐田野之芜秽。”汉桓宽《盐铁论·园池》:“匹夫之力尽於南亩,匹妇之力尽於麻枲。田野闢,麻枲治,则上下俱衍,何困乏之有矣?”2.指田地和原野。茅盾《水藻行》:“在这朴素的田野间,远远近近傲然站着的青森森的一团一团,却是富人家的坟园。”3.泛指农村。《管子·小匡》:“士、农、工、商四民者,国之石民,不可使襍处……是故圣王之处士必於閒燕,处农必就田壄,处工必就官府,处商

【人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如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而鄰切,音仁。《說文》天地之性最貴者也。《釋名》人,仁也,仁生物也。《禮·禮運》人者,天地之德,隂陽之交,鬼神之會,五行之秀氣也。又一人,君也。《書·呂》一人有慶,兆民賴之。又予一人,天子自稱也。《湯誥》嗟爾萬方有衆,明聽予一人誥。又二人,父母也。《詩·小雅》明發不寐,有懷二人。又左人,中人,翟國二邑。又官名。《周禮》有庖人,亨人,漿人,凌人之類。又楓人,老楓所化,見《朝野僉載》。又蒲人,艾人,見《歲時記》。又姓。明人傑。又左人,聞人,俱複姓。又《韻補》叶如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