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流南苑岸西斜释义


【河流】1.指黄河水流。南朝宋傅亮《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》:“河流遄疾,道阻且长。”《清史稿·河渠志一》:“自河流改道,直隶隄工应并归河督管辖。”2.今泛指地球表面天然水流。碧野《天山景物记》:“然后沿途再汇入涧流和溪流,就形成河流奔腾出天山。”柯岩《快活的小诗·做客来》:“红旗红灯大高楼,绿树绿草小河流。”

【南苑】1.御苑名。因在皇宫之南,故名。历代所指不一。《宋书·明帝纪》:“以南苑借张永,云‘且给三百年,期讫更启’。”唐杜甫《哀江头》诗:“忆昔霓旌下南苑,苑中万物生颜色。”唐温庭筠《河传》词:“天际云鸟引晴远,春已晚,烟靄渡南苑。”2.即南海子。在北京永定门外,明永历中始建为园囿。清置总尉防御等官把守,其中养殖禽兽,专供皇帝游猎享乐。《清一统志》:“南苑在京城永定门外二十里,方一百六十里。元为下马飞放泊,明永乐中增广,亦名南海子。周围绕以短垣,麋鹿雉兔,蕃息其中,时命禁旅行围,以肄武事。”清赵翼《南苑大阅恭纪》

【岸】《唐韻》五旰切《集韻》魚旰切《韻會》疑旰切《正韻》魚幹切,音犴。《說文》水厓而高者。《爾雅·釋地》望厓洒而高岸。《註》厓峻而水深曰岸。《詩·衞風》淇則有岸。《小雅》高岸爲谷。又階也。《張衡·西京賦》襄岸夷塗。《註》襄,高也。岸,殿階也。又魁岸,雄傑也。《前漢·江充傳》爲人魁岸。《註》岸者,有廉稜如崖岸形。《唐書·宦者傳》仇士良以李石稜稜有風岸深忌之。又道岸。《詩·大雅》誕先登于岸。《註》道之極至處也。又露額曰岸。《後漢·馬援傳》帝岸幘見援。又獄名。《詩·小雅》宜岸宜獄。《註》鄕亭之繫曰岸,朝廷曰獄。韓詩作

【西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先稽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先齊切,音粞。《類篇》金方也。《說文》鳥在巢上也。日在西方而鳥栖,故因以爲東西之西篆。文作,象形也。《前漢·律歷志》少隂者西方,西遷也。隂氣遷落物,於時爲秋。《尚書·大傳》西方者何,鮮方也。或曰鮮方,訊訊之方也。訊者,訊人之貌。又地名。《晉書·地理志》西郡。《韻會》唐置西州。又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西氏。《姓苑》西門豹之後,改爲西。又《集韻》相咨切,音私。義同。又《篇海》蘇前切,音先。《前漢·郊祀歌》象載瑜,白集西,食甘露,飮榮泉。《後漢·趙壹傳·窮鳥賦》幸賴大

【斜】《唐韻》似嗟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徐嗟切,音邪。《說文》抒也。《玉篇》散也,不正也。《王延壽·魯靈光殿賦》枝牚杈枒而斜據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余遮切《正韻》于遮切,音耶。梁州谷名。在武功西南。《前漢·揚雄傳》西自褒斜。《註》南山谷名也。《班固·西都賦》右界褒斜,隴首之險。《註》梁州記曰:萬石城泝漢,上七里有褒谷。南口曰褒,北口曰斜。長四百七十里。又《集韻》時遮切,音闍。伊雅斜,單于名。又直加切,音秅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