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人纲罗倏高张释义


【何】《唐韻》胡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寒歌切,賀平聲。曷也,奚也,孰也,詰詞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禹曰何。《詩·小雅》夜如何其。又誰何。猶言莫敢如何也。《賈誼·過秦論》利兵而誰何。又未多時曰無何,亦曰無幾何。《史記·曹參傳》居無何,使者果召參。又《前漢·袁盎傳》南方濕,君能日飮,無何,可免禍也。《註》無何,言更無餘事也。又《南史·西域傳》西域呼帽爲突何。又《古今樂錄》羊無夷伊那何,皆曲調之遺聲。又國名。《隋書》西域有何國。又姓。又娙何,漢女官名,秩比二千石。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下可切,賀上聲。同荷。儋也,負也。

【人纲】即人伦纲纪,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。汉扬雄《解嘲》:“客嘲扬子曰:‘吾闻上世之士,人纲人纪。不生则已,生必上尊人君,下荣父母。’”三国魏曹植《离友》诗之一:“王旅旋兮背故乡,彼君子兮篤人纲。”晋葛洪《抱朴子·弭讼》:“人纲始於夫妇,判合拟乎二仪。”

【罗】《廣韻》魯何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良何切《正韻》朗何切,音蘿。《說文》以絲罟鳥。古者芒氏初作羅。《爾雅·釋器》鳥罟謂之羅。《註》謂羅絡之。《詩·王風》雉離於羅。《周禮·夏官·羅氏》掌羅烏鳥。又《類篇》帛也。《釋名》羅文,疎羅也。《戰國策》下宮糅羅紈,曳綺縠。又《廣雅》羅,列也。《楚辭·九歌》羅生兮堂下。《註》羅列而生。又國名。《左傳·桓十二年》羅人欲伐之。《註》羅,熊姓國,在宜城縣西山中,後徙。又水名。《史記·屈原傳》遂自投汨羅。《註》汨水在羅,故曰汨羅。又新羅,東夷國名。《唐書·東夷傳》新羅,弁韓苗裔也,居

【倏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式竹切,音叔。倏忽。又犬走疾也。 下从犬。俗作倐,从火,非。

【高张】高位而嚣张跋扈。《楚辞·卜居》:“谗人高张,贤士无名。”王逸注:“高张,居朝堂也。”洪兴祖补注:“张音帐,自侈大也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一○八回:“方今谗人高张,贤士无名,虽材怀随和,行若由夷的,终不能达九重。”2.谓高涨。明徐枋《送远诗》:“世路悲嶮巇,谗言何高张!”闻一多《文·画展》:“在这复古气焰高张的年代,自然正是你们扬眉吐气的时机。”1.高高张挂。汉司马相如《美人赋》:“芳香郁烈,黼帐高张。”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高张四县,乐充宫廷。”颜师古注:“晋灼曰:‘四县,乐四县也,天子宫县。’谓设宫县而高张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