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粱瀹鱼子释义


【黄粱】名。即黄小米。《楚辞·招魂》:“稻粢穱麦,挐黄粱些。”洪兴祖补注引《本草》:“黄粱出蜀、汉,商、浙閒亦种之,香美逾於诸粱,号为竹根黄。”唐杜甫《赠卫八处士》诗:“夜雨剪春韭,新炊间黄粱。”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穀二·粱》﹝集解﹞引寇宗奭曰:“黄粱白粱,西洛农家多种,为饭尤佳,餘用不甚相宜。”2.同“黄粱梦”。明李东阳《麓堂诗话》:“陈媿斋师召在南京,尝有梦中诗寄予,予戏答之曰:‘举世空惊梦一场,功名无地不黄粱。凭君莫向痴人説,説向痴人梦转长。’”明张煌言《卜天种昼寝戏成》诗:“新秋萧颯北窗凉,一枕羲皇梦亦长

【瀹】《唐韻》以灼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弋灼切,音藥。《說文》漬也。《儀禮·士喪禮》菅筲三,其實皆瀹。《註》皆湛之湯,不用食道,所以爲敬。又《玉篇》煮也。《齊民要術》有瀹雞子法。又《篇韻》同鬻。謂內肉及菜湯中薄熟出之。又疏瀹,開滌也。《莊子·知北遊》疏瀹而心,澡雪而精神。又潭瀹,動搖之貌。又瀹,水流漂疾貌。《郭璞·江賦》瀹。又《集韻》弋笑切,音燿。水淸也。 《集韻》或作。

【鱼子】1.鱼卵。唐皮日休《种鱼》诗:“移土湖岸边,一半和鱼子。”清葆光子《物妖志·鳞·白鱼》:“以刀剖之,悉是鱼子。”孙犁《蝗虫篇》诗:“过去,水灾和蝗灾,常常接连,于是有人说,鱼子和蝗子互变。”2.即鱼子笺。唐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下:“纸则有越之剡藤、苔牋,蜀之麻面、屑末、滑石、金花、长麻、鱼子、十色牋。”唐吴融《倒次韩致光侍郎无题元韵》:“鱼子封牋短,蝇头学字真。”参见“鱼子牋”。3.指鱼子缬。唐段成式《戏高侍御》诗之五:“厌裁鱼子深红纈,泥觅蜻蜓浅碧綾。”参见“鱼子纈”。4.蠹鱼卵。宋苏舜钦《检书》诗:“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