荒凉昭陵阙释义


【荒凉】亦作“荒凉”。1.荒芜;人烟寥落。南朝梁沉约《齐明帝哀策文》:“经原野之荒凉,属西成之云暮。”宋文天祥《指南录·上岸难》:“城外荒凉,寂无人影。”清纳兰性德《蝶恋花》词:“满目荒凉谁可语,西风吹老丹枫树。”丁玲《奔》:“又一阵寒冽的晨风从荒凉的田地上打来。”2.凄凉;凄清。唐李贺《金铜仙人辞汉歌》:“携盘独出月荒凉,渭城已远波声小。”明无名氏《白兔记·投军》:“如今四方离乱,民遭涂炭,士民荒凉。”茅盾《一个女性》三:“她感得有一种异样的荒凉的悲哀兜上她心头。”见“荒凉”。漢

【昭陵】1.陵墓名。唐太宗墓。在陕西省礼泉县九嵕山。利用山峰凿成。著名的昭陵六骏石刻,原来即列置在昭陵北面祭坛的东西两庑房内。前蜀韦庄《闻再幸梁洋》诗:“兴庆玉龙寒自跃,昭陵石马夜空嘶。”清张际亮《迁延》诗:“石马昭陵烦北望,太宗兄弟总纵横。”参阅宋宋敏求《长安志·醴泉》。2.陵墓名。明穆宗墓。在北京市昌平县大峪山东。为明十三陵之一。3.陵墓名。清太宗墓。亦称北陵。在辽宁省沉阳市北隆业山。为关外清代三陵(昭陵、福陵和永陵)中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个。解放后辟为北陵公园。参阅《清会典事例·盛京工部·陵寝规制》。4.宋仁

【阙】《廣韻》袪月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丘月切,音。《說文》門觀也。《徐曰》中央闕而爲道,故謂之闕。《玉篇》象魏闕也。《廣韻》闕在門兩旁,中央闕然爲道也。《正韻》宮門雙闕也。《韻會》爲二臺于門外,作樓觀於上,上員下方,以其縣法謂之象魏。象,治象也。魏者,言其狀魏魏然高大也,使民觀之,因爲之觀,兩觀雙植,中不爲門。又宮門、寢門、冢門皆曰闕。《古今注》闕,觀也。古每門樹兩觀於其前,所以標表宮門也。其上可居,登之則可遠觀,故謂之觀。人臣將至此,則思其所闕,故謂之闕。《爾雅·釋宮》觀謂之闕。《詩·鄭風》挑兮達兮,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