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花】〔古文〕蘤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呼瓜切,音譁。《正字通》草木之葩也。《歐陽修·花品序》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,稱牡丹則直曰花。又地名。《廣州志》南海縣有花田。又姓。唐有花驚定。《杜甫詩》成都猛將有花卿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宋有尚書郞花尹。又《韻補》音訶。《棗據詩》延首觀神州,廻晴盻曲阿。芳林挺修榦,一歲再三花。 《說文》本作華。榮也。从艸,鄭氏曰:,象華葉垂敷之形,亏象蔕萼也。《唐韻古音》按花字,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,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,或是後人攺易。唯《後漢書·李諧·述身賦》曰:樹先春而動色,草迎歲而發花。
【外神】、社、封禅等所祭之神。与“内神”相对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“践作临祭祀,内事曰孝王某,外事曰嗣王某”孙希旦集解引元吴澄曰:“宗庙所祭者,一家之神,内神也,故曰内事。郊、社、山川之属,天下一国之神,皆外神也,故曰外事。”典
【仙路】登仙之路。唐李赤《灵墟山》诗:“丁令辞世人,拂衣向仙路。”2.宫禁中的道路。唐沉佺期《再入道场纪事应制》诗:“行随香輦登仙路,坐近炉烟讲法筵。”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