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子恍一周释义


【甲子】甲,天干的首位;子,地支的首位。古代以天干和地支递次相配,如甲子、乙丑、丙寅之类,统称甲子。从甲子起至癸亥止,共六十,故又称为六十甲子。古人用以纪日或纪年。《吕氏春秋·勿躬》:“大橈作甲子,黔如作虏首。”《后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记称大橈作甲子,隶首作数。二者既立,以比日表,以管万事。”刘昭注引《月令章句》:“大橈探五行之情,占斗纲所建,於是始作甲乙以名日,谓之干,作子丑以名月,谓之枝,枝干相配,以成六旬。”唐韩愈《息国夫人墓志铭》:“元和七年甲子,日南至,以疾卒。”清黄宗羲《历代甲子考》:“按歷代甲子,自

【恍】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虎晃切。與慌怳同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惚兮恍兮。又《廣韻》古黃切《集韻》姑黃切,音光。武也。本作僙。通作光。

【一周】1.循回一遍。《管子·弟子职》:“受业之纪,必由长始,一周则然,其餘则否。”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种槐柳楸梓梧柞》引《陶朱公术》:“种柳千树则足柴。十年之后,髠一树,得一载,岁髠二百树,五年一周。”宋洪迈《容斋五笔·人生五计》:“六十以往,甲子一周。”2.一圈。巴金《不能忘却的记忆》:“我一个人绕着灵柩走了一周,以后又站了片刻。”3.一星期。苏曼殊《碎簪记》:“余一周之内,须同四川友人重赴西湖,愧未能如子意也。”4.指一周年。《宋书·刘康祖传》:“太祖欲大举北伐,康祖以岁月已晚,请待明年,上以河北义徒并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