饥寒束困厄释义


【饥寒】1.飢饿寒冷。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然则无夭昏札瘥之忧,而无飢寒乏匱之患,故上下能相固以待不虞。”唐杜甫《莫相疑行》:“往时文彩动人主,此日飢寒趋路旁。”殷夫《我们的诗》:“我们不应忍飢寒,我们不应受蹂躏,我们是世界的主人。”2.指飢饿寒冷的人。宋苏轼《徐州谢奖谕表》:“既蠲免其赋调,又饮食其飢寒。”1.飢饿寒冷。饥,通“飢”。清顾炎武《顾与治诗》:“士之生而失计,不能取舍,至有负郭数顷,不免饥寒以死。”2.指飢寒交迫的人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饥寒之不恤,谁遑其后?”

【束】《唐韻》書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輸玉切《正韻》式竹切,音。《說文》縛也。徐曰:束薪也。《詩·周南》白茅純束。又五疋爲束。《禮·雜記》納幣一束。又五十矢爲束。《詩·周頌》束矢其搜。又脯十脡曰束。《穀梁傳·隱元年》束脩之肉,不行境中。又地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束州,趙地。又姓。《統譜》望出南陽,漢疏廣後,避難改爲束。又《韻會》春遇切《周禮·註疏》詩注切,音戍。約也。《周禮·司約註》言語之約束。約音要。《史記·漢高紀》待諸侯至,定要束耳。又叶所律切,音率。《蔡邕·筆賦》削文竹以爲管,如桼絲之纏束。形條搏以直端,染元

【困厄】。汉王逸《九思·悼乱》:“仲尼兮困厄,邹衍兮幽囚。”《东观汉记·桓荣传》:“初荣遭仓卒困厄时,尝与族人桓元卿俱捃拾,投间輒诵诗。”宋王谠《唐语林·识鉴》:“﹝张守珪﹞见陕尉李桎梏裴冕,冕呼:‘张公!困厄中岂能相救?’”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二八章:“能在艰难困厄中闯出一番事业才是真英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