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观千古浇淳释义


【静观】仔细审察;冷静观察。唐王维《酬诸公见过》诗:“静观素鮪,俯映白沙。”宋程颢《秋日偶成》诗之二:“万物静观皆自得,四时佳兴与人同。”鲁迅《且介亭杂文末编·<出关>的“关”》:“例如画家的画人物,也是静观默察,烂熟于心,然后凝神结思,一挥而就。”郭沫若《今昔集·中国战时的文学与艺术》:“小说的制作需要有更多的静观,小说的阅读也需要有更高的耐性。”

【千古】1.久远的年代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睢水四》:“追芳昔娱,神游千古,故亦一时之盛事。”唐李白《丁都护歌》:“君看石芒碭,掩泪悲千古。”宋王安石《金山寺》诗:“谁言张处士,雄笔映千古。”清昭槤《啸亭续录·王西庄之贪》:“贪鄙不过一时之嘲,学问乃千古之业。”朱德《悼左权同志》诗:“太行浩气传千古,留得清漳吐血花。”2.引申为具有长远存在的价值。清赵翼《瓯北诗话·杜少陵诗》:“自此以后,北宋诸公皆奉杜为正宗,而杜之名遂独有千古。”清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卷八:“南宋诸名家,大旨亦不悖於温韦,而各立门户,别有千古。

【浇淳】亦作“浇湻”。谓浮薄的风气破坏了淳厚的风气。《梁书·武帝纪上》:“夫在上化下,草偃风从,世之浇淳,恒由此作。”宋陆游《龟堂杂兴》诗:“散朴浇淳万事新,腐儒空有涕沾巾。”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