境清心亦清释义


【境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居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舉影切,音景。《說文》疆也。一曰竟也,疆土至此而竟也。《魯語》外臣之言不越境。《史記·諸侯王表》諸侯比境。《註》地相接次也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開地斥境。 通作竟。

【清心】1.心地恬静,无思无虑。《后汉书·西域传论》:“详其清心释累之训,空有兼遣之宗,道书之流也。”《资治通鉴·晋武帝咸宁五年》:“省吏不如省官,省官不如省事,省事不如清心。”清严有禧《漱华随笔·清净真人》:“无事则清心静坐,念念对越上天。”2.纯正之心。《晋书·列女传·王凝之妻谢氏》:“顾家妇清心玉映,自是闺房之秀。”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·怨怒》:“峻节清心,高迈流俗。”太平天国洪仁玕《资政新篇》:“﹝新闻官﹞专收十八省及万方新闻篇有招牌图记者,以资圣鑑,则奸者股慄存诚,忠者清心可表。”3.指居心清正。宋范仲淹

【亦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羊益切。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夷益切,音睪。總也,又也。又傍及之詞。又姓。宋開禧進士亦尚節,明參將亦孔昭。又同奕。《詩·周頌》亦服爾耕。《箋》亦,大也。《正義》亦奕義通。 亦本作,象人左右兩腋形。《說文》與掖同。《詩·衡門序》誘掖其君。《釋文》《石經》作亦。亦,古掖字也,左右肘脅之閒曰掖。後从肉作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