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敛魂魄无贤愚释义


【聚敛】1.谓急于敛取赋税。聚,通“骤”。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季氏富於周公,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。”刘宝楠正义:“胡氏绍勋拾义,解聚字为骤,谓急於敛取。”2.犹收集。《周礼·天官·太宰》:“以九职任万民……八曰臣妾,聚敛疏材。”郑玄注:“疏材,百草根实可食者。”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,未展归家,遂带以从军。”唐柳宗元《辨<文子>》:“不知人之增益之歟?或者众为聚敛以成其书歟?”冰心《寄小读者》十八:“同伴中有人发起聚敛实物果品,赠给二等三等舱里那些穷苦旅客的孩子。”3.搜刮财货。《礼

【魂魄】1.古人想像中一种能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的精神。附体则人生,离体则人死。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匹夫匹妇强死,其魂魄犹能冯依於人,以为淫厉。”元萨都剌《过高唐》诗:“王孙去不返,魂魄又谁招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三三回:“宝玉听了这话,不觉轰了魂魄,目瞪口呆。”李劼人《死水微澜》第五部分十五:“她觉得像是失了魂魄一样,头晕得很,心翻得很,腿软得很。”亦泛指事物的精神。清孙枝蔚《咏物诗·蛇》:“五百餘里气如烟,飞鸟纷纷丧魂魄。”2.喻指事物的关键、中心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六回:“然则此地断不能不虚写一番;虚写一番,又断

【无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武夫切,音巫。《說文》,亡也。奇字,无通。王育說,天屈西北爲无。《易·乾卦》无咎。《釋文》无音無。易內皆作此字。《藝苑雄黃》无亦作亡。古皆用亡无,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。詩、書、春秋、禮記、論語本用无字,變篆者變爲無,惟易、周禮盡用无。然論語亡而爲有,我獨亡,諸無字,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,故不改也。又《廣韻》莫胡切,音模。南无,出《釋典》。(無)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武扶切《廣韻》武夫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微夫切,音巫。《說文》亡也。《玉篇》不有也。《書·舜典》剛而無虐,而無傲。又《益

【贤】〔古文〕臤贒《廣韻》《正韻》戸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戸千切,音弦。《說文》多才也。《玉篇》有善行也。《易·鼎卦》大亨,以養聖賢。又《繫辭》可久則賢人之德,可大則賢人之業。《書·大禹謨》野無遺賢。又《咸有一德》任官惟賢材。又《禮·內則》若富,則具二牲獻其賢者於宗子。《註》賢,猶善也。又勝也。《禮·投壷》某賢於某若干純。《註》以勝爲賢。又下見切,音現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《輪人》:五分其轂之長,去一以爲賢。《註》賢,大穿也。又《韻補》叶下珍切。《詩·小雅》我從事獨賢。叶上臣。《前漢·敘傳》旣登爵位,祿賜頤賢,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