郡县减苛赋释义


【郡县】。郡县之名,初见于周。秦始皇统一中国,分国内为三十六郡,为郡县政治之始,汉初封建制与郡县制并行,其后郡县遂成常制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今陛下兴义兵,诛残贼,平定天下,海内为郡县。”《魏书·崔浩传》:“若无水草,何以畜牧?又汉人为居,终不於无水草之地筑城郭、立郡县也。”明解缙《送刘绣衣按交阯》诗:“城郭新开秦郡县,山河原是汉金汤。”亦谓设置郡县。《新五代史·职方考》:“呜呼,自三代以上莫不分土而治也。后世鉴古矫失,始郡县天下。”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六:“且安南自五季以来……前代曾郡县其地,反侧无常,不足厪

【减】《玉篇》古斬切,音減。俗減字。(減)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斬切,音鹼。《說文》損也。《玉篇》少也,輕也。《禮·樂記》禮主其減。又水名。《山海經》番條之山,減水出焉。又岐山亦出減水,東南流注于江。又姓。《史記·酷吏傳》減宣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下斬切,音豏。又《集韻》公陷切,音。義同。 俗作减,非。(減)漢典考證:〔又姓。《前漢·酷吏傳》減宣。〕 謹按漢書作咸,史記作減。前漢改史記。 考證:〔又姓。《前漢·酷吏傳》減宣。〕 謹按漢書作咸,史記作減。前漢改史記。 zdi

【苛】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寒歌切,音何。《說文》小草也。又《廣韻》政煩也。《禮·檀弓》苛政猛于虎。《前漢·高帝紀》父老苦秦苛法久矣。《師古註》苛,細也。又《禮·內則》問衣燠寒,疾痛苛癢,而敬抑搔之。《爾雅·釋言》苛,妎也。《註》煩苛者,多疾妎。又《周禮·春官·世婦》大喪,比外內命婦之朝,莫哭不敬者,而苛罰之。《註》苛,譴也。又《晉語》朝夕苛我邊鄙。《註》苛,擾也。又《素問》苛疾不生。《註》苛,重也。又《揚子·方言》苛,怒也。又姓。《正字通》漢苛異。又上聲。《類篇》下可切,音荷。急也。又《集韻》虎何切《羣經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