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古见本根释义


【考古】考订古代文献、遗物、遗迹。明刘刚《<日损斋笔记>后序》:“观公辨驳之精若此,则其平昔攷古之学为何如哉!”1.考核研究古代事物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滱水》:“望都县在南,今此城南对卢奴故城,自外无城以应之,考古知今,事义全违。”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记·婆罗痆斯国》:“閲图考古,更求僊术。”《宋史·林勋传》:“勋为此书考古验今,思虑周密,可谓勤矣。”清顾炎武《吴才老<韵补正>序》:“考古之功,寔始於宋吴才老,而其所著《韵补》,仅散见于后人之所引而未得其全。”2.指考古学。

【见】《唐韻》《廣韻》古甸切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經電切,堅去聲。《說文》視也。从目从儿。《易·乾卦》飛龍在天,利見大人。《疏》德被天下,爲萬物所瞻覩。《書·立政》灼見三有俊心。《禮·王制》問百年者就見之。《周禮·春官》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,春見曰朝,夏見曰宗,秋見曰覲,冬見曰遇,時見曰會,殷見曰同。《註》此六禮者,以諸侯見王爲義。《史記·五帝紀》舜擇吉月日,見四嶽、諸牧、班瑞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未得省見。《註》言不爲所拔識也。又《通鑑》漢武帝元光五年,張湯、趙禹定律令,務在深文,作見知法。詳矢部知字註

【本根】1.草木的根干。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:“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:芟夷藴崇之,絶其本根,勿使能殖。”宋李纲《论用兵》:“以多胜敌者,必将以殄灭为期,而不再举,其机在多。譬犹拔大木之本根,非众其力则不可。”清邵曾训《蚕妇吟》:“种桑亦爱枝叶多,空抱本根奈尔何。”2.根本。指事物的最重要部分。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惛然若亡而存,油然不形而神,万物畜而不知,此之谓本根。”成玄英疏:“亭毒羣生,畜养万物,而玄功潜被,日用不知,此之真力,是至道一根本也。”宋司马光《赠邵兴宗》诗:“君子固无愧,立身明本根。”明李东阳《祁阳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