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馀泪滴回潮释义


【空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苦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枯公切,音崆。空虛也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赤帝行德天牢,謂之空。又大也。《詩·小雅》在彼空谷。《傳》大也。又盡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空,盡也。《詩·小雅》杼柚其空。又太空,天也。又地名。《爾雅·釋地》北戴斗極爲空桐。《左傳·哀二十年》宋公遊于空澤。《註》空澤,宋地。《史記·殷本紀註》伊尹生于空桑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京兆縣十二,其三曰船司空。《註》縣名。本主船之官,遂以爲縣。又《武帝紀》元鼎五年,行幸雍遂,踰隴登空同。《註》空同,山名。亦作崆峒。《山海經》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

【泪】《字彙》與淚同。(淚)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力遂切,音類。目液也。《本草》淚者,肝之液。《譚子化書珠玉篇》悲則雨淚。又《集韻》劣戌切,音律。義同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郞計切《正韻》力霽切,音麗。疾流貌。《張衡·南都賦》漻淚淢汨。《註》引淮南子,水淚破舟。○按《淮南子·主術訓》本作戾。淚與戾古通。又《集韻》力結切,音捩。義同。又淒淚,寒涼貌。《前漢·武帝賦》秋氣憯以淒淚。亦作戾。

【滴】《廣韻》都歷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丁歷切,音的。《說文》水註也。《增韻》涓滴,水點。又瀝下也。《王子年·拾遺記》香露滴瀝。 《廣韻》亦作。《法華經》作渧,與滳異。

【回潮】潮水倒流。清袁枚《新齐谐·大力河》:“地动必有回潮,不止一次,我与汝须死在一处。”2.已经晒干或烤干的东西又变湿发潮。如:发现粮食回潮、发热,要立即通风、翻晒。3.引申指已经消失的旧事物或克服的旧习惯等重新出现。《人民日报》1984.2.26:“我们清醒地看到,各地需要改变的许多不文明的东西,往往是很顽固的,即使已经大有改变的,稍不注意,又会回潮。”《人民日报》1984.3.1:“近几年来,占卜算命、跳神驱鬼、扶乩测字、求仙治病、看风水、续家谱、建祠堂等迷信活动在一些地方有所回潮。”指回落的潮水。南朝宋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