匡济难道合释义


【匡济】。汉王充《论衡·对作》:“圣人作经艺者(著)传记,匡济薄俗,驱民使之归实诚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贾诩传》:“乃更拜詡尚书,典选举,多所匡济。”唐罗隐《淮南送卢端公归台》诗:“道从上国曾匡济,才向牢盆始重难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二回:“杨老头子来讨帐,住在庙里,獃头獃脑,口里説甚么天文地理,经纶匡济的混话。”郭沫若《文艺论集·王阳明礼赞》:“他一生五十七年中,就我记忆所及的,似乎可以分为三个时期:第一期,浮夸时代……第三期,匡济时代(四十至五十七)。”

【难道】1.犹难说,说不定。元关汉卿《拜月亭》第三折:“俺这新状元,早难道花压得乌纱帽簷偏。”明王衡《郁轮袍》第五折:“宋:诗怎么是那样论,我就擢这卷为第一,前卷落第为下卷,填了榜者。赵:慢填慢填,只这卷好哩。宋:难道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六回:“褚一官道:‘岂但八分,十分都可保。’安老爷説:‘这也难道。明日只怕还得大大的费番脣舌。’”2.副词。表示反诘语气。元顾德辉《青玉案》词:“可恨狂风空自恶。晓来一阵,晚来一阵,难道都吹落?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回:“足有四万金的光景!难道还不够父母的安享不成?”许地山《缀

【合】《唐韻》閤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曷閤切《正韻》胡閣切,音盒。《說文》合口也。又《玉篇》同也。《易·乾卦》保合太和。《詩·小雅》妻子好合。又配也。《詩·大雅》天作之合。《前漢·貨殖傳》蘗麴鹽豉千合。《註》師古曰:蘗麴以斤石稱之,輕重齊則爲合。鹽豉以斗斛量之,多少等亦爲合。合者,相配耦之言耳。又會也。《禮·王制》不能五十里者,不合于天子。《註》合,會也。又聚也。《論語》始有曰:苟合矣。《註》合,聚也。又答也。《左傳·宣二年》旣合而來奔。《註》合,答也。又閉也。《前漢·兒寬傳》封禪告成,合祛于天地神明。《註》李奇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