髡然发其幂释义


【髡】《唐韻》苦昆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枯昆切,音坤。《說文》髮也。从髟,兀聲。或从元。《周禮·秋官·掌戮》髡者使守積。《註》王之同族不宮之者,髡頭而已。《前漢·法志》當黥者,髡鉗爲城旦舂。又人名。《孟子註》淳于髡,齊之辨士。又樹禿曰髡。《齊民要術》種柳千樹足柴,歲可髡二百樹。又《集韻》去骨切,音窟。又五忽切,音兀。義同。

【然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如延切,音。《說文》燒也。《註》徐鉉曰俗作燃。蓋后人增加。《孟子》若火之始然。《管子·弟子職》蒸閒容蒸,然者處下。《文劉績曰》古者,束薪蒸以爲燭。蒸,細薪也。稍寬其束,使其蒸閒可各容一蒸,以通火氣。又使已然者居下,未然者居上,則火易然也。《集韻》通作。又《玉篇》許也,如是也。譍言也。《史記·張耳陳餘傳》此固趙國立名義不侵爲然諾者也。又《廣韻》語助。《禮·檀弓》歲旱,穆公召縣子而問然。《註》然之言焉也。又《廣韻》如也。《詩·邶風》惠然肯來。《禮·檀弓》貿貿然來

【发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方伐切,音髮。《說文》發也。《詩·召南》壹發五豝。《傳》發,矢也。《前漢·匈奴傳》矢四發。《註》射禮三而止,每射四矢,故以十二矢爲一發。師古曰:發,猶今言箭一放兩放也。又《廣韻》起也。《孟子》舜發於畝之中。又舒也,揚也。《易·乾卦》六爻發揮。《疏》發,越也。又《坤卦》發於事業。《疏》宣發也。《左傳·桓二年》聲名以發之。《註》發揚此德也。又《博雅》開也。《書·武成》發鉅橋之粟。《疏》謂開出也。《詩·小雅》明發不寐。《註》謂將旦而光明開發也。又《玉篇》進也,行也。《博雅》去也。

【其】〔古文〕丌亓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渠之切《正韻》渠宜切,音碁。《韻會》指物之辭。《易·繫辭》其旨遠,其辭文。《詩·大雅》其在于今。又助語辭。《書·西伯戡黎》今王其如台。《詩·周南》灼灼其華。《玉篇》辭也。又姓。《韻會》漢陽阿侯其石。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之切,音姬。《韻會》語辭。《書·微子》若之何其。《詩·小雅》夜如何其。又人名。《史記·酈生傳》酈生食其者,留高陽人也。《註》正義曰:酈食其,三字三音,讀曆異幾。《前漢·楚元王傳》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。《註》師古曰:食音異,其音基。又山名。《前漢·

【幂】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莫狄切,音覓。《韻會》本作冖。或作冪。《周禮·天官》冪人掌共巾冪。《註》共巾可以覆物。祭祀以疏布巾冪八尊,以畫布巾冪八彝。 《韻會》或作冪。《正韻》作羃,亦作冪,覆食巾。漢典考證:〔《周禮·天官》冪人掌〈共下巾〉冪。《註》〈共下巾〉可以覆物。祭祀以疏布巾冪八尊,以畫布巾冪八彝。〕 謹按〈共下巾〉字乃共巾二字之譌。謹照原文掌〈共下巾〉冪改掌共巾冪。共巾可以覆物。八彝改六彝。 考證:〔《周禮·天官》冪人掌〈共下巾〉冪。《註》〈共下巾〉可以覆物。祭祀以疏布巾冪八尊,以畫布巾冪八彝。〕 謹按〈共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