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雨起龙蛇释义


【雷雨】由积雨云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,降水伴随着闪电和雷声,往往发生在夏天的下午。《易·解》:“天地解而雷雨作。”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尧使舜入山林川泽,暴风雷雨,舜行不迷。”前蜀韦庄《暴雨》诗:“江村入夏多雷雨,晓作狂霖晚又晴。”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九:“雷雨以后,多数是晴天。”

【起龙】开始奏笙。龙,指乐器龙笙。南朝梁元帝《夕出通波阁下观妓》诗:“起龙调节奏,却凤点笙簧。”2.谓使龙腾起而行雨。宋范坰林禹《吴越备史》卷一:“邑中大旱,邑令命道士东方生起龙以祈雨。生曰:‘茅山前池中有龙,然不可起,起必大异。’邑令乃止。”3.旧建筑物多附丽以龙形装饰,称“起龙”。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一:“这黑大门楼是个四脚落地屋脊起龙的门楼。”

【蛇】《唐韻》食遮切,音茶。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時遮切,音闍。毒蟲也。《左傳·莊十四年》內蛇與外蛇鬭。《疏》蛇,北方水物。《酉陽雜俎》蛇,有水、草、木、土四種。《爾雅翼》蛇,草居,常飢,每得食稍飽,輒復蛻殻,冬輒含土入蟄,及春出蟄則吐之。《埤雅》牛以鼻聽,蛇以眼聽。又《莊子·達生篇》以鳥養養鳥者宜棲之深林,浮之江湖,食之以委蛇。《註》委蛇,泥鰌。又星名。《左傳·襄二十八年》蛇乗龍。《註》蛇,武之宿,虛、危之星。《晉書·天文志》騰蛇二十二星,在營室北,天蛇也。又地名。《後漢·郡國志》南陽郡隨西有斷蛇丘。《註》卽銜珠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