敛容辞豹尾释义


【敛容】出端庄的脸色。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光每朝见,上虚己敛容,礼下之已甚。”唐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沉吟放拨插絃中,整顿衣裳起敛容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三五回:“我忽然想起当面笑人,不是好事,连忙敛容正色。”

【辞】《正韻》詳兹切,音詞。俗辭字。《佩觿集》曰:辭亂从舌,其蕪累有如此者,然循用旣久,今亦不廢。《正字通》俗辭字。《佩觿集》辭、亂从舌,其蕪累有如此者。乱。(辭)〔古文〕《唐韻》似兹切《集韻》詳兹切,音詞。辭說也。《易·乾卦》修辭立其誠。《書·畢命》辭尚體要。又《說文》訟辭也。《周禮·秋官·小司》以五聲聽其獄訟,一曰辭聽。《書·呂》明淸于單辭,罔不中聽獄之兩辭。《疏》單辭謂一人獨言也,兩辭謂兩人競理也。又與辤同。《正韻》卻不受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稽首固辭。《中庸》爵祿可辭也。又謝也。《前漢·韓王信傳》溫顏遜辭。

【豹尾】1.豹的尾巴。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“西王母,其状如人,豹尾虎齿而善啸。”三国魏曹植《七启》:“生抽豹尾,分裂貙肩。”2.古代将帅旌旗上的饰物。或悬以豹尾,或在旗上画豹文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思王植传》:“又闻豹尾已建,戎轩鶩驾,陛下将復劳玉躬,扰挂神思。”《晋书·沉充传》:“率兵临发,谓其妻子曰:‘男儿不竖豹尾,终不还也。’”唐韩愈《魏博节度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》:“旌节有韜,豹尾神旗,櫜兜戟纛,以长魏师。”《宋史·舆服志二》:“宋凡命节度使,有司给门旗二,龙、虎各一,旌一,节一,麾枪二,豹尾二……豹尾,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