隶辰星兮役太岁释义


【隶】《唐韻》徒耐切《集韻》待戴切,音代。《說文》及也。从又,从尾省。又,持尾者,从後及之也。《玉篇》亦作逮。《集韻》或作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羊至切《正韻》以智切,音肄。義同。又《廣韻》本也。又《集韻》神至切,音示。《方言》餘也,秦晉之閒曰隶。○按今《揚子·方言》本作。又《集韻》徒對切,音隊。从後及之也。又一曰與也。又大計切。音第。狐子也。○按《爾雅·釋獸》貍子。《釋文》音曳,《集韻》作隶,音大計切,未知何據。又蕩亥切,音殆。與迨逮同。(隸)《唐韻》《集韻》郞計切,音麗。《說文》附著也。《後漢·馮異傳》

【辰星】星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刑失者,罚出辰星。”张守节正义引《天官占》:“辰星,北水之精,黑帝之子,宰相之祥也。”《广雅·释天》:“辰星谓之爨星,或谓之免星,或谓之鉤星。”参见“水星”。2.指心宿。《楚辞·远游》:“奇傅説之託辰星兮,羡韩众之得一,形穆穆以浸远兮,离人羣而遁逸。”王逸注:“辰星、房星,东方之宿,苍龙之体也。”

【兮】《唐韻》胡雞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弦雞切,音奚。《說文》語有所稽也。从丂八,象氣越丂也。《徐曰》爲有稽考,未便言之。言兮則語當駐,駐則氣越丂也。《增韻》歌辭也。又通作猗。《書·秦誓》斷斷猗,大學引作兮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我猶爲人猗。又與侯通。《史記·樂書》高祖過沛,詩三侯之章。《註》索隱曰:沛詩有三兮,故曰三侯,卽大風歌。《韻會》歐陽氏曰:俗作〈丷下丅〉。

【役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營隻切,音疫。《說文》戍邊也。《詩·小雅·采薇序》遣戍役,以守衞中國。又《玉篇》使役也。《易·說卦》致役乎坤。《書·大誥》予造天役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田役以馭其衆。又有所求而不止曰役役。《莊子·齊物論》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。《註》得此不止,復逐於彼,疲役終身也。又凡役使之人曰厮役。《前漢·張耳餘傳贊》其賔客厮役,皆天下俊桀。又列也。《詩·大雅》禾役穟穟。《傳》役,列也。《疏》種禾,則使有行列,其苗穟穟然美好也。 《韻會》或作伇。

【太岁】天文学中假设的岁星。又称岁阴或太阴。古代认为岁星(即木星)十二年一周天(实为11.86年),因将黄道分为十二等分,以岁星所在部分作为岁名。但岁星运行方向自西向东,与将黄道分为十二支的方向正相反,故假设有一太岁星作与岁星运行相反的方向运动,以每年太岁所在的部分来纪年。如太岁在寅叫摄提格,在卯叫单阏等。又配以十岁阳,组成六十干支,用以纪年。参阅《尔雅·释天》、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、《史记·天官书》、清王引之《经义述闻·太岁考》。2.指太岁之神。古代数术家认为太岁亦有岁神,凡太岁神所在之方位及与之相反的方位,均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