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泉蓄幽愤释义


【灵泉】1.对泉水的美称。南朝陈张君祖《赠沙门竺法頵》诗之一:“峭壁溜灵泉,秀岭森青松。”唐柳宗元《寿州安丰县孝门铭》:“神锡祕址,三秀灵泉。”宋苏轼《赠陈守道》诗:“渴饮灵泉水,飢食玉树枝。”明唐顺之《嵩阳宫柏》诗:“灵泉玉女灌,甘雨岳神通。”2.道教指人的唾液。唐吕岩《直指大丹歌》:“池沼泓泓翻玉液,楼臺叠叠运灵泉。”3.喻纯洁的感情。郭沫若《女神·湘累》:“你这不可思议的内在的灵泉,你又把我苏活转来了!”刘大白《爱》诗:“如其你愿长住在我底爱里,我用我满心的爱底灵泉,沾润着你。”

【蓄】《唐韻》丑六切《集韻》敕六切,音矗。積也。《篇海》聚也,藏也。《詩·邶風》我有旨蓄,亦以禦冬。《箋》蓄,聚美菜。又《晉語》蓄力一紀,可以遠矣。《註》蓄,養也。又《廣韻》許六切,音荲。義同。《韻會》或作稸。《集韻》或作、。又《通志·六書略》通作畜。畜,田畜也,而爲畜聚之畜,借音不借義。◎按《廣韻》《集韻》俱云:蓄,冬菜。而《正字通》以爲蹄菜,非是。

【幽愤】郁结的怨愤。汉崔寔《政论》:“斯贾生之所以排於絳灌,屈子之所以攄其幽愤者也。”《晋书·刘琨传》:“琨诗託意非常,攄畅幽愤。”宋王安石《金山寺》诗:“我歌尔其聆,幽愤得一吐。”董必武《武昌东湖九女墩》诗:“埋玉深深未敢传,万千幽愤欲回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