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溪宿处接灵山释义


【灵溪】。1.对溪流的美称。晋郭璞《游仙诗》之一:“灵谿可潜盘,安事登云梯。”晋支遁《咏怀诗》之四:“灵溪无惊浪,四岳无埃尘。”北周庾信《至老子庙应诏》诗:“三门临苦县,九井对灵谿。”唐李华《仙游寺》诗:“灵谿自兹去,紆直互纷纠。”2.水名。在浙江天台西北。《文选·孙绰<游天台山赋>》:“过灵溪而一濯,疏烦想於心胸。”李善注:“灵溪,溪名也。”唐李白《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》诗:“灵溪恣沿越,华顶殊超忽。”唐陆龟蒙《和袭美腊后送内大德从勗游天台》:“应缘南国尽南宗,欲访灵溪路暗通。”自注:“溪在天台山下。”3.水名

【宿处】住宿的地方。唐杜甫《夜宿西阁晓呈元二十一曹长》诗:“门鹊晨光起,檣乌宿处飞。”《西游记》第六七回:“师徒们正然讲论,忽见一座山庄不远。行者道:‘好了!有宿处了!’”杨朔《用生命建设祖国的人们》:“天傍亮,在一家朝鲜老百姓屋里找到个宿处。”

【接】《唐韻》子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卽涉切,音楫。《說文》交也。《廣韻》合也,會也。《易·蒙卦》子克家,剛柔接也。《疏》陽居卦內,接待羣隂。又《晉卦》晝日三接。《禮·表記》君子之接如水。《疏》如兩水相交,尋合而已。又持也,受也,承也。《禮·曲禮》接下承弣。《註》接客手下也。《史記·平準書》漢興,接秦之弊。又《增韻》接續也,連也。《禮·曲禮》堂上接武。《註》武,迹也。迹相接,謂每移足半躡之。《前漢·西域傳》烏秅國民接手飮。《註》自高山下谿中飮水,故接連其手。又近也。《儀禮·聘禮》賓立接西塾。又捷也。《禮·

【灵山】指蓬莱山。《文选·左思<吴都赋>》:“巨鼇贔屓,首冠灵山。”吕向注:“灵山,海中蓬莱山。”2.指传说中的昆仑山曾城。晋陶潜《游斜川》诗序:“若夫曾城,傍无依接,独秀中皋,遥想灵山,有爱嘉名。”逯钦立校注:“灵山,指崑崙曾城。”3.借指昆仑山。南朝梁沉约《锺山》诗:“灵山纪地德,地险资岳灵。”锺山,昆仑山的别名。参见“曾2城”。4.印度佛教圣地灵鹫山的简称。南朝齐王融《净行诗》之五:“朝游浄国侣,暮集灵山羣。”唐刘禹锡《送僧元暠南游》诗:“彭泽因家凡几世,灵山预会是前生。”孔厥袁静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五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