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留滞】亦作“留蹛”。1.停留;羁留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,而太史公留滞周南,不得与从事,故发愤且卒。”唐王建《荆门行》:“壮年留滞尚思家,况復白头在天涯。”清姚衡《寒秀草堂笔记》卷三:“道光丙申,余留滞岭外者,再閲岁矣。”冰心《六一姊》:“余妈还舍不得走……她知道我万不愿再留滞了,只得站起来谢了六一姊,又和四围的村妇纷纷道别。”2.指扣留,强行留人。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一》:“即将该魂验实放行,毋得勒索留滞。”3.搁置;阻塞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高柔传》:“﹝柔﹞处法允当,狱无留
【归养】奉养父母。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父子俱在军中,父归;兄弟俱在军中,兄归;独子无兄弟,归养。”唐白居易《三教论衡》:“﹝仲尼﹞自卫反鲁之时,曾参或归养於家,不从门人之列。”2.回家休养。《后汉书·刘恺传》:“﹝愷﹞称病上书致仕,有詔优许焉,加赐钱三十万,以千石禄归养。”宋秦观《送刘承议解职归养》诗:“征马萧萧柳外鸣,议郎归养洛阳城。”郭沫若《文艺论集·王阳明礼赞》:“﹝王阳明﹞三十一岁时遂不得不告病归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