笠泽春风杜若芳释义


【笠泽】1.即松江。《左传·哀公十七年》:“三月,越子伐吴,吴子御之笠泽。”唐陆广微《吴地记》:“松江一名松陵,又名笠泽……其江之源,连接太湖。”明梁辰鱼《浣纱记·谋吴》:“其嗣主夫差日讲武于长洲,彼勇将伍员时耀兵于笠泽。”参见“松江”。2.指太湖。清方文《毘陵与何次德同舟至吴门》诗:“将归笠泽买吴舠,画舫青帘过驛桥。”清赵翼《读史》诗之一:“范蠡既霸越,一舸笠泽中,手挟西施去,同泛烟濛濛。”

【春风】春天的风。战国楚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赋》:“寤春风兮发鲜荣,絜斋俟兮惠音声。”唐元稹《莺莺传》:“春风多厉,强饭为嘉。”张天翼《春风》:“春风是平等待人的。无论大小,一律要吹到春风的。”2.喻恩泽。三国魏曹植《上责躬应诏诗表》:“伏惟陛下德象天地,恩隆父母,施畅春风,泽如时雨。”清钱谦益《河南卫辉府辉县知县陈必谦前母钱氏赠孺人制》:“因亲以及亲,使海隅之枯木,咸被春风。”3.喻融和的气氛。陶行知《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》:“视察员到时,不是带来恐怖,而是带来春风。”4.比喻教益;教诲。参见“春风化雨”。5.形容喜

【杜若】多年生草本,高一二尺。叶广披针形,味辛香。夏日开白花。果实蓝黑色。《楚辞·九歌·湘君》:“采芳洲兮杜若,将以遗兮下女。”唐皮日休《端忧》诗:“篔簹颯兮雨岸,杜若死兮霜洲。”清龚自珍《此游》诗:“悠扬闻杜若,髣彿邀蛾眉。”

【芳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敷方切,音妨。《說文》香草也。《屈原·離騷》雜杜蘅與芳芷。《註》杜蘅、芳芷,皆香草名。又《玉篇》芬芳,香氣貌。《司馬相如·美人賦》芳香芬烈。又《屈原·離騷》芳與澤其雜糅兮。《註》芳,德之臭也。《晉書·元帝紀》文景垂仁,傳芳于南頓。又《韻會》州名。地多芳草,置在常芳縣。又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《風俗通》云:漢有幽州刺史芳垂敷。 《韻學集成》作芳。芳字从屮作屮下方。漢典考證:〔《屈原·離騷》芳與澤其雜糅兮。《註》芳,德之貌也。〕 謹照原文貌改臭。 考證:〔《屈原·離騷》芳與澤其雜糅兮。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