芦绅归博洽释义


【芦】《集韻》與芐同。或作,非。(蘆)《唐韻》落胡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龍都切,音盧。《說文》蘆菔也。一曰薺根。《爾雅·釋草》葖,蘆萉。又《玉篇》葦之未秀者爲蘆。又藥名。《本草》黎蘆,一名蔥葵。又城名。《北史·皮豹子傳》宋以文德爲武都王,守葭蘆城。又水名。《水經注》長蘆水又東徑九門波故縣也。又關名。《杜甫詩》少留周家窪,欲出蘆子關。又《集韻》淩如切,音閭。亦藥名。《本草》漏蘆。《博雅》飛廉,漏蘆也。

【绅】《廣韻》失人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升人切,音申。《說文》大帶也。《禮·內則》冠緌纓端,韠紳縉笏。《註》紳,大帶,所以自紳約也。《論語》子張書諸紳。《疏》以帶束腰,垂其餘以爲飾,謂之紳。又《博雅》紳,束也。又《韻補》叶尸連切《韓愈·謝自然詩》奈何不自信,反欲從物遷。感傷遂成詠,昧者宜書紳。

【博洽】1.广博。多谓学识广博。《文子·下德》:“覆露皆道,博洽而无私。”《后汉书·杜林传》:“京师士大夫,咸推其博洽。”李贤注:“博,广也。洽,徧也。言其所闻见广大也。”明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四部正伪中》:“洪(葛洪)以博洽名江左,身所著书,殆六百餘卷。”郭沫若《庄子与鲁迅》:“鲁迅这位承先启后的代表一个新时代的作家,把他的博洽的学识和经验融化在他那千锤百炼的文体里。”2.通晓。《元史·儒学传·梁益》:“博洽经史,而工于文辞。”清严有禧《漱华随笔·制科议》:“如前代制科之类,必兼通诸经,博洽子史词赋,乃得预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