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路】《唐韻》洛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魯故切,音賂。《說文》道也。《註》徐鉉曰:道路,人各有適也。《釋名》路,露也。人所踐蹈而露見也。《周禮·夏官·合方氏》掌達天下之道路。《爾雅·釋宮》路,旅途也。《註》途卽道也。《又》一達謂之道路。《註》長道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路,大也。《詩·大雅》厥聲載路。《箋》是時聲音則已大矣。又車也。《詩·魏風》殊異乎公路。《傳》路,車也。《周禮·春官·巾車》王之五路。《註》王在焉曰路。《左傳·桓二年》大路越席。《註》大路,玉路,祀天車也。《疏》路訓大也。君之所在,以大爲號,門曰路
【转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陟兗切《正韻》止兗切,專上聲。《說文》轉運也。《前漢·韓安國傳》轉粟輓輸以爲之備。又《廣韻》動也,旋也。《詩·周南》輾轉反側。《註》輾者轉之半,轉者輾之周。又《韻會》軫轉,無窮也。《揚子·太經》軫轉其道。又《廣韻》知戀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株戀切,專去聲。凡物自轉則上聲,以力轉物則去聲。又車上衣裝曰轉。《左傳·襄二十四年》踞轉而鼓琴。
【崧】《廣韻》息弓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思融切《正韻》息中切,音松。《爾雅·釋山》山大而高,崧。《疏》崧,竦也。亦高稱也。《詩·大雅》崧高維嶽。《傳》嶽,四嶽也。《疏》堯時止有四嶽而已,不主中嶽。又云:崧,高貌。此則山高大者自名崧,不主中嶽而言。今之中嶽名崧,或取此以立名也。《韓愈·送侯參謀詩》三月崧少步,躑躅紅千層。《註》謂嵩山少室也。 《說文》嵩,中嶽嵩山也。《註》亦从松。《通雅》孫愐,徐鉉合崧嵩爲一字,戴侗非之,泥。
【峰】《集韻》同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