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茫北渚津释义


【迷茫】芒”。1.模糊不清。宋梅尧臣《答泰州王道粹学士》诗:“欲随轻风挹君袂,满野春雨生迷茫。”明钱澄之《三一上人云竹歌》:“双眼迷茫认不清,森森冷气遥相迫。”冰心《集外·小橘灯》:“我无聊地站了起来,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。”2.迷惑茫然;神情恍惚。《管子·势》:“人既迷芒,必其将亡之道。”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十八:“她心里感到有些迷茫。”魏巍《东方》第一部第三章:“郭祥心中一阵迷茫慌乱,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变故。”

【北渚】北面的水涯。《楚辞·九歌·湘君》:“鼂骋騖兮江皋,夕弭节兮北渚。”王逸注:“渚,水涯也。”汉张衡《南都赋》:“尔乃抚轻舟兮浮清池,乱北渚兮揭南涯。”南朝梁江淹《王徵君养疾》诗:“北渚有帝子,荡瀁不可期。”宋陆游《北渚》诗:“北渚露浓苹叶老,南塘雨过藕花稀。”

【津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將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資辛切,音蓁。《說文》渡也。《書·泰誓》大會于孟津。《正義》孟是地名,津是渡處。又潤也。《周禮·地官》辨五地之物生,二曰川澤,其民黑而津。又星次名。《爾雅·釋天》析木謂之津。又星名。《甘氏星經》天津九,星在虛北河中,主津瀆,津梁。又河津。《辛氏三秦記》河津,一名龍門,魚不能上,上則爲龍。又楚地名。《左傳·莊十九年》巴人伐楚,楚子大敗于津。又觀津,縣名。《輿地廣記》本趙地,漢爲縣,屬信都郡。又濟渡後學之意。《劉勰·新論·崇學篇》道象之妙,非言不津。津言之妙,非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