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公屡品题释义


【名公】望的贵族或达官。《宋书·谢景仁传》:“高祖目之,曰:‘此名公孙也。’”唐杜甫《赠崔十三评事公辅》诗:“活国名公在,拜坛羣寇疑。”明高明《琵琶记·官婚议婚》:“紫阁名公,黄扉元宰,三槐位里排列。”2.泛指有能耐或有名的人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五二回:“你敢在凤四哥的肾囊上踢一下,我就服你是真名公。”鲁迅《准风月谈·偶成》:“上海又有名公要来整顿茶馆了。”

【屡】〔古文〕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龍遇切,音慮。數也。《增韻》煩數。又疾也。《詩·周頌》屢豐年。《書·益稷》屢省乃成。《註》屢,數也,當數顧省汝成功也。或作婁。

【品题】1.品评的话题、内容。《后汉书·许劭传》:“劭与靖俱有高名,好共覈论乡党人物,每月輒更其品题,故汝南俗有‘月旦评’焉。”2.谓评论人物,定其高下。唐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:“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,人物之权衡,一经品题,便作佳士。”清叶廷琯《鸥陂渔话·东坡画像赞》:“此讚品题文忠,亦能确当。”3.观赏;玩赏。唐畅当《蒲中道中》诗之二:“古刹栖柿林,緑阴覆苍瓦。岁晏来品题,拾叶总堪写。”明王九思《山坡羊·春游》曲:“垂杨影里青驄繫,倚杖藜,春光细品题。”清钮琇《觚賸·石言》:“主人方盘礴其(砚石)间,穷日达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