鸣弦清歌及三阳释义


【鸣弦】“鸣絃”。1.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子在武城,闻弦歌之声。”原谓子游以礼乐为教,故邑人皆弦歌。后以“鸣弦”泛指官吏治政有道,百姓生活安乐。《后汉书·循吏传赞》:“一夫得情,千室鸣弦。”李贤注:“一夫谓守长也。千室谓黎庶。言上得化下之情,则其下鸣弦而安乐也。”宋曾巩《送韩玉汝使两浙》诗:“使传东驰下九天,此邦曾屈试鸣弦。”2.拨动琴弦,使之作响。三国魏曹丕《燕歌行》之一:“援琴鸣弦发清音,短歌微吟不能长。”3.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。晋陶潜《闲情赋》:“仰睇天路,俯促鸣絃。”南朝梁简文帝《戏赠丽人》诗:“但歌聊一曲

【清歌】乐器伴奏的歌唱。汉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双材悲於不纳兮,并咏诗而清歌。”三国魏曹丕《燕歌行》:“展诗清歌聊自宽,乐往哀来摧肺肝。”《晋书·乐志下》:“宋识善击节唱和,陈左善清歌。”宋梅尧臣《留题希深美桧亭》诗:“乘月时来往,清歌思浩然。”2.清亮的歌声。晋葛洪《抱朴子·知止》:“轻体柔声,清歌妙舞。”南朝宋谢灵运《拟魏太子“邺中集”诗·魏太子》:“急絃动飞听,清歌拂梁尘。”唐王勃《三月上巳祓禊序》:“清歌绕梁,白云将红尘并落。”清洪昇《长生殿·传概》:“清歌未了,鼙鼓喧闐起范阳。”瞿秋白《赤都心史》一:“清歌

【三阳】1.《易》八卦中的《乾》卦,由三阳爻构成,故亦以“三阳”指《乾》卦。2.古人称农历十一月冬至一阳生,十二月二阳生,正月三阳开泰,合称“三阳”。唐崔琮《长至日上公献寿》诗:“应律三阳首,朝天万国同。”3.指春天。也指农历正月。《艺文类聚》卷八引南朝宋孔皋《会稽记》:“餘姚县南百里,有太平山……三阳之辰,华卉代发。”宋王安石《谢林肇长官启》:“三阳肇岁,万物同春。”《西游记》第四四回:“三阳转运,万物生辉。”参见“三阳开泰”。4.中医谓太阳、少阳、阳明三经脉为三阳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