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信咸通释义


【明信】犹言诚心敬意。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:“苟有明信,涧、溪、沼、沚之毛……可荐於鬼神,可羞於王公。”南朝陈徐陵《为护军长史王质移文》:“国家体兹明信,有同皎日。”宋秦观《郭子仪单骑见虏赋》:“惟有明信,乃成茂勋。”2.犹确信。《后汉书·李法传》:“上疏以为朝焉苛碎……又讥史官记事不实,后世有识,寻功计德,必不明信。”3.贤明而诚笃。唐柳宗元《送元暠师序》:“中山刘禹锡,明信人也。”4.信物。清沉起凤《谐铎·鬼婿》:“妾有玉珮一枚,持献萱堂,以作明信。”典

【咸】《唐韻》胡監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胡讒切《正韻》胡嵒切,音諴。《說文》皆也。《玉篇》悉也。《書·堯典》庶績咸熙。《左傳·僖二十四年》周公弔二叔之不咸。《註》咸,同也。《魯語》小賜不咸。《註》咸,徧也。《莊子·知北遊》周徧咸三者異名同實,其指一也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》上咸五,下登三。《註》師古曰:與五帝皆盛也。又卦名。《易·咸卦》彖曰:咸,感也。又《易·雜卦》咸,速也。又《爾雅·釋丘》左高曰咸丘。又樂名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司樂》大咸。《註》大咸,咸池,堯樂也。又地名。《史記·秦本紀》孝公十二年,作爲咸陽。又星名。

【通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他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他東切,統平聲。《說文》達也。《正韻》徹也。《易·繫辭》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。《禮·學記》知類通達。又亨也,順也。《禮·儒行》上通而不困。《註》謂仕則上達乎君,不困于道德之不足也。《易·節卦》不出戸庭,知通塞也。又暢也。《爾雅》四時和爲通正。《註》通,平暢也。又總也。《禮·王制》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。《註》通計三十年所入之數,使有十年之餘也。又開也。《前漢·何武傳》通三公官。《註》謂更開置之也。又也。《前漢·夏侯勝傳》先生通正言。《註》謂道之也。又凡人往來交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