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复敢颉颃释义


【无复】1.不再,不会再次。《吕氏春秋·义赏》:“诈伪之道,虽今偷可,后将无復。”陈奇猷校释:“此文意谓诈伪之道,虽今可以苟且得利,后将不可復得利也。”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桓彝见朝廷微弱……忧惧不乐。往见导,极谈世事,还,谓顗曰:‘向见管夷吾无復忧矣。’”唐韩愈《落叶送陈羽》诗:“落叶不更息,断蓬无復归。”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下·格局》:“圣叹之评《西厢》,可谓晰毛辨髮,穷幽极微,无復有遗议於其间矣。”2.指不再有,没有。晋葛洪《抱朴子·对俗》:“不死之事已定,无復奄忽之虑。”南朝梁元帝《金楼子·杂记上》:“少

【敢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覽切,音。《說文》進取也。《九經字樣》从。,上下相付持也。隷變作敢。《書·益稷》誰敢不讓,敢不敬應。又《盤庚》敢恭生生。《疏》有人果敢奉用進進於善言,好善不倦也。又《儀禮·士虞禮》敢用絜牲剛鬣。《註》敢,冒昧之辭。《疏》凡言敢者,皆是以觸尊,不自明之意。又《博雅》敢,衂也。《廣韻》勇也,犯也。《增韻》忍爲也。

【颉颃】。1.鸟飞上下貌。语本《诗·邶风·燕燕》:“燕燕于飞,頡之頏之。”汉司马相如《琴歌》之一:“何缘交颈为鸳鸯,胡頡頏兮共翱翔。”唐许浑《孤雁》诗:“昔年双頡頏,池上靄春暉。”潘飞声《题披秘石门》诗:“此来发奇祕,宇外高頡頏。”2.引申为雀跃貌。《骈体文钞》卷二二引《汉故穀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》:“迁荡阴令,吏民頡頏,随送如云。”3.谓不相上下,相抗衡。《晋书·文苑传序》:“潘(潘岳)、夏(夏侯湛)连辉,頡頏名辈。”宋岳珂《桯史·姑苏二异人》:“﹝獃道僧﹞状不慧,而言发奇中,与何(何簔衣)頡頏。”清刘大櫆《<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