蓦忽雷霆轰烈焰释义


【蓦忽】忽然。《朱子语类》卷五九:“若只管兀然守在这里,驀忽有事至于吾前,操底便散了。”宋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十三出:“驀忽心闲,小楼东栏桿镇倚。”清曹寅《西轩纳凉口号》之三:“驀忽垂杨十五年,那容泥絮不风蝉。”

【雷霆】亦作“靁霆”。1.震雷,霹雳。《易·繫辞上》:“鼓之以雷霆,润之以风雨。”《史记·乐书》作“鼓之以靁霆”。宋苏轼《策略一》:“天之所以刚健而不屈者……其光为日月,其文为星辰,其威为雷霆,其泽为雨露,皆生於动者也。”元刘君锡《来生债》第三折:“赤歷歷那电光掣一天家火块,吸力力雷霆震半壁崩崖。”艾青《光的赞歌》:“他也不怕天帝的愤怒和轰击他的雷霆,把火盗出了天庭。”2.喻威猛、迅猛。亦指威猛迅猛的军队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粲传》:“当速发雷霆,行权立断,违经合道,天人顺之。”唐韩愈《送李尚书赴襄阳》诗:“纵猎雷

【轰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呼宏切,音橫。《說文》羣車聲也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呼逬切《正韻》呼孟切,橫去聲。義同。又叶呼光切,音荒。《韓愈詩》賤不敢辭,忽忽心如狂。飮食豈知味,絲竹徒轟轟。 《玉篇》同。《集韻》或作輷。zdic.net漢典

【烈焰】见“烈焰”。亦作“烈燄”。1.炽烈的火焰。晋傅玄《正都赋》:“激衝风于秦炉,飞光天之烈燄。”唐杜牧《寄杜子》诗之一:“狂风烈焰虽千尺,豁得平生俊气无?”《说岳全传》第二三回:“一霎时,烈焰腾空,烟雾乱滚,烧得那些番兵番将两目难开。”秦牧《艺海拾贝·鹦鹉与蝴蝶鸟》:“他们终于双双变成美丽的蝴蝶鸟,冲出烈焰腾空而去。”2.比喻激情。叶圣陶《夜》:“一阵忿恨的烈焰在她空虚的心里直冒起来。”许地山《七宝池上的乡思》:“你的声不能变为爱的喷泉,不能灭我身上一切爱痕底烈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