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口一辞方借恂释义


【万口一辞】。形容所有的人都是一个说法。唐孙樵《武皇遗剑录》:“群疑胶牢,万口一辞。”明李贽《题孔子像于芝佛院》:“万口一辞,不可破也。”亦作“万口一词”。范文澜蔡美彪等《中国通史》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:“现在万口一词,愿立永康王,不可更改。”

【方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府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分房切,音芳。《說文》倂船也。象兩舟省總頭形。或从水作汸。《詩·周南》江之永矣,不可方思。《傳》方,泭也。《釋文》小筏曰泭。《爾雅·釋水》大夫方舟。《註》倂兩船。《史記·酈食其傳》方船而下。《註》謂船也。又《易·坤卦》六二直方大。《註》地體安靜,是其方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圜者中規,方者中矩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天道曰圓,地道曰方。方者主幽,圓者主明。又《易·觀卦》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。《疏》省視萬方。《詩·大雅》監觀四方。《周禮·天官·冢宰》辨方正位。《註》別四方。《

【借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子夜切,嗟去聲。假也,貸也,助也,推獎也。《家語》在貧如客,使其臣如借。《註》言不有其身,如借使也。《前漢·文帝紀》假借納用。又艸履曰不借。《釋名》言賤易有各自蓄之,不假借人也。又設辭。《詩·大雅》借曰未知,亦旣抱子。又與藉耤通。又與假通。《後漢·李充傳》無所借借。《註》下音假。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資昔切,音積。義同。 本作,隸省作借,別作徣。漢典考證:〔《釋名》艸履曰不借。《註》言賤易有各自置,不假借也。〕 謹照原文改爲艸履曰不借。釋名言賤易有各自蓄之,不假

【恂】《唐韻》相倫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須倫切,音荀。《說文》信心也。从心旬聲。《書·立政》廸知忱恂。《傳》恂,信也。又樂也,慄也。《增韻》嚴謹貌。又溫恭貌。又信實之貌。《後漢·召馴傳》德行恂恂召伯春。又通作悛。《前漢·李廣傳》恂恂如鄙人。《史記》作悛悛。 亦通作洵。《詩·鄭風》泃美且都。古作恂。又《集韻》松倫切,音旬。恂恂,善誘也。《莊子·徐無鬼》恂然棄而走。郭象讀。又《五音集韻》聳尹切,音筍。嚴慄也。又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須閏切,音峻。《大學》恂,慄也。鄭氏讀。又《集韻》輸閏切,音瞬。恂然,

送郡守其它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