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生火释义


【木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莫卜切,音沐。《說文》冒也。冒地而生,東方之行。从屮,下象其根。《徐鍇曰》屮者,木始申坼也,萬物皆始於微,故木从屮。《白虎通》木之爲言觸也。《玉篇》燧人氏鑽出火也。《書·洪範》五行:一曰水、二曰火、三曰木、四曰金、五曰土。《易·說卦傳》爲木。《疏》木可以揉曲直,卽順之謂也。《禮·月令》某日立春,盛德在木。《疏》春則爲生,天之生育,盛德在於木位。又八音之一。《周禮·春官·太師》金石土革絲木匏竹。《註》木,柷敔也。又質樸。《論語》剛毅木訥近仁。又木彊,不和柔貌。《前漢·周勃傳》

【生火】1.产生焦躁的情绪。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利害相摩,生火甚多。”成玄英疏:“缨缠於利害之间,内心恒热,故生火多矣。”2.产生火气、热气。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积阳之热气生火,火气之精者为日。”《宋史·范纯礼传》:“草湿则生火,何足怪!”元杨维桢《饮马图》诗:“佛郎新来双象龙,鼻端生火耳生风。”3.取火;使柴、炭等燃烧起来。宋陆游《幽居遣怀》诗之三:“呼童不应自生火,待饭未来还读书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八回:“那火链片代‘金燧’用,取灯儿代‘木燧’用,为生火用的。”杨朔《征尘》:“一会儿就生火啦。你先烤烤火,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