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袅袅】亦作“嬝嬝”。1.轻盈纤美貌。晋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蔼蔼翠幄,嫋嫋素女。”南朝梁武帝《白紵辞》之二:“纤腰嫋嫋不任衣,娇态独立特为谁?”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二》:“一女子左抱小儿,右持鼗鼓,嬝嬝来。”2.摇曳貌;飘动貌。《玉台新咏·古乐府<皑如山上雪>》:“竹竿何嫋嫋,鱼尾何蓰蓰。”南朝宋鲍照《在江陵叹年伤老》诗:“翾翾燕弄风,嫋嫋柳垂道。”唐李白《送萧三十一之鲁中》诗:“夫子如何涉江路,云帆嫋嫋金陵去。”宋辛弃疾《朝中措》词:“篮舆嫋嫋破重冈,玉笛两红粧。”3.吹拂貌。《楚辞·九歌·湘夫人》:“
【沉】《字彙》同沈。
【水烟】水烟”。亦作“水烟”。1.水上的烟霭。南朝梁简文帝《登烽火楼》诗:“水烟浮岸起,遥禽逐雾征。”唐岑参《江行夜宿龙吼滩》诗:“水烟晴吐月,山火夜烧云。”前蜀李珣《南乡子》词之七:“沙月静,水烟轻。芰荷香里夜船行。”2.用水烟袋装烟丝吸用的烟。吸时,烟从注水的筒管中通过,故称。清黄钧宰《金壶浪墨·烟草》:“兰州别产烟种,范铜为管,贮水而吸之,谓之水烟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一回:“伯父起来,洗过了脸,吃了一会水烟,又吃了点心。”鄢国培《巴山月》第一章六:“喻胜蜀左手拿着白铜水烟袋,吹燃纸捻吸着水烟,烟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