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命称妾臣释义


【逆命】。《仪礼·聘礼》:“宰命司马戒众介,众介皆逆命不辞。”郑玄注:“逆,犹受也。”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有司逆命,公之使速杀之。”杜预注:“执夜姑之有司,欲迎受杀生之命。”2.违抗命令。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庆封唯逆命,是以在此,其肯从於戮乎?”杜预注:“逆命,谓性不恭顺。”《南史·宋建安王休仁传》:“寻诸方逆命,休仁都督征讨诸军事。”清王筠《菉友肊说》:“即三苗当既格之后,似不当復窜,然在中国为逆命之顽,在西夷则是曾经近光之人也。”3.叛逆者的命令。唐白居易《唐赠尚书工部侍郎吴郡张公神道碑铭》:“安禄山

【妾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七接切,音踥。接也。得接于君子者也。《禮·曲禮》買妾,不知其姓,則卜之。《前漢·五行志》處妾遇之而孕。《註》處妾,童女也。又國名。《山海經》雨師妾在其北。《楊愼曰》雨師妾如姮娥織女之類,非。下文元股國在雨師妾北,可證。又姓。漢妾胥,妾志,見《印藪》。 《說文》从从女。音愆。

【臣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植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丞眞切,音辰。事人之稱。《說文》臣,牽也,事君也。象屈服之形。《白虎通》臣者,纏也,勵志自堅固也。《廣韻》伏也。仕於公曰臣,任於家曰僕。《易·序卦》有父子,然後有君臣,有君臣,然後有上下。《詩·小雅》率土之濱,莫非王臣。又《前漢·王陵傳》陳平謝曰:主臣。《註》文穎曰:惶恐之辭,猶今言死罪。晉灼曰:主,擊也。臣,服也。言其擊服。惶恐之辭。《通雅》發語敬謝之辭,猶主在上,臣在下,自然敬恐也。又姓。《奇姓通》唐臣悅,著平陳紀。又《韻補》叶音禪。《道藏歌》躋景西那東,肆覲善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