浓绿疏茎绕湘水释义


【浓】《廣韻》女容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尼容切,音醲。厚也。《增韻》濃淡之對。通作醲。又《說文》露多也。《詩·小雅》零露濃濃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奴冬切。《正韻》奴宗切,音農。義同。 《玉篇》亦作。

【绿】《廣韻》力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龍玉切,音錄。《說文》帛靑黃色也。《釋名》綠,瀏也。荆泉之水於上視之,瀏然綠色,此似之也。《詩·邶風》綠兮衣兮。《博》綠,閒色。又《詩·衞風》綠竹猗猗。《傳》綠,王芻也。《釋文》爾雅作菉。

【疏】《唐韻》所菹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山於切《正韻》山徂切,音梳。《說文》通也。本作。今作疏。《禮·樂記》淸廟之瑟,朱絃而疏越。《註》越,瑟底孔也。畫疏之,使聲遲也。《疏》疏,通也。使兩頭孔相連而通,孔小則聲急,孔大則聲遲。《經解》疏通知遠。又遠也。《詩·大雅》予曰有疏附。《傳》率下親上曰疏附。《箋》疏附,使疏者親也。《禮·曲禮》夫禮者,所以定親疏。又麤也。《詩·大雅》彼疏斯粺。《箋》疏,麤也。謂糲米也。《禮·玉藻》客飧,主人辭以疏。《註》飧者,美主人之食也。疏之言麤也。又《郊特牲》疏布之尚,反女功之始也。又分也

【茎】《唐韻》戸耕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何耕切《正韻》何庚切,音牼。《說文》草木榦也。《字林》枝柱也。《類篇》草曰莖,竹曰箇,木曰枚。《楚辭·九歌》秋蘭兮靑靑,綠葉兮紫莖。《繁露·竹林篇》凡《春秋》之記災異也,雖畝有數莖,猶謂之無麥苗也。《論衡》朱草之莖如鍼。又特也。《張衡·西京賦》徑百常而莖擢。又《周禮·冬官·桃氏》以其臘廣爲之莖,圍長倍之。《註》莖謂劒夾,人所握鐔以上也。又樂名。《白虎通》顓頊樂曰《六莖》,者莖,著萬物也。《左思·魏都賦》冒六英五莖。又山名。《韓詩外傳》秦穆公將田而喪其馬,求三日而得之於莖山之陽

【绕】《廣韻》而沼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爾紹切,音擾。《說文》纏也。《干祿字書》遶,通繞。又姓。《左傳·文十三年》繞朝贈之策。《註》繞朝,秦大夫。又《集韻》人要切,音蟯。撓,或作繞。

【湘水】江。汉东方朔《七谏·哀命》:“测汨罗之湘水兮,知时固而不反。”唐杜甫《建都十二韵》:“永负汉庭哭,遥怜湘水魂。”鲁迅《湘灵歌》:“昔闻湘水碧如染,今闻湘水胭脂痕。”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