派别百川导释义


【派别】道而流。晋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百川派别,归海而会。”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漾水》:“虽津流派别,枝渠势县,原始要终,潜流或一。”宋邵博《闻见后录》卷三:“会稽、丹阳容有此三江,然皆是东南枝流小水,自相派别而入海者。”2.水的支流。唐韩愈《病中赠张十八》诗:“半涂喜开凿,派别失大江。”宋曾巩《山水屏》诗:“歷远始紆徐,派别输众谷。”3.事物的分支。多用以指学术、宗教、政党等内部因主张不同而形成的分支或小团体。宋陆游《上执政书》:“原委如是,派别如是,机杼如是,边幅如是,自《六经》《左氏》《离骚》以来,歷歷分明,

【百川】江河湖泽的总称。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百川沸腾,山冢崒崩。”晋成公绥《大河赋》:“览百川之弘壮兮,莫尚美於黄河。”唐李白《公无渡河》诗:“大禹理百川,儿啼不窥家。”宋龚鼎臣《东原录》:“四瀆尊於百川,谓其发源而东,不假他水,直注於海也。”清冯桂芬《致李伯相书》:“河名大清,百川朝宗,美瑞也。”

【导】〔古文〕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大到切《正韻》杜到切,音盜。《說文》導,引也。从寸道聲。《徐曰》以寸引之也。《周語》人爲導。《註》謂敵國賔至爲先導也。《孟子》君使人導之出疆。又治也。《書·禹貢》導岍及岐,至于荆山。《註》言治山通水也。又通也。《周語》太子晉曰:川氣之導也,疏爲川谷,以導其氣。又《增韻》啓迪也。通作道。《論語》道之以德。又《前漢·文帝紀》道民之路在務本。又簪導。《釋名》簪,兓也,以兓連冠於髮也。導,所以導櫟鬢髮,使入巾幘之裏也。南齊高祖性儉約,見主衣中有玉導,曰:留此是興長敝源。命擊碎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