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斥异端尊孔孟释义


【排斥】排挤斥逐;排除驳斥。《后汉书·宦者传序》:“虽时有忠公,而竟见排斥。”唐韩愈《赠别元十八协律》诗之四:“势要情所重,排斥则埃尘。”宋王安石《读墨》诗:“兼爱为无父,排斥固其理。”明黄绾《明道编》卷一:“或在同类,偶有一言非及良知,其人本虽君子,亦共排斥。”清顾炎武《与友人论<易>书》:“排斥众説,以申一家之论,而通经之路狭矣。”萧乾《未带地图的旅人》:“它(社会主义)同民主自由,同个人幸福,并不互相排斥,誓不两立。”漢

【异端】“异端”。1.古代儒家称其他学说、学派为异端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子曰:‘攻乎异端,斯害也已。’”朱熹集注:“异端,非圣人之道,而别为一端,如杨墨是也。”唐玄宗《<孝经>序》:“嗟乎!夫子没而微言絶,异端起而大义乖。”鲁迅《而已集·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》:“更因思想通脱之后……遂能充分容纳异端和外来的思想,故孔教以外的思想源源引入。”2.凡自居正统的人或组织对异己的观点、学说或教义亦称之为异端。晋僧肇《百论序》:“外道纷然,异端竞起,邪辩逼真,殆乱正道。”《人民文学》1977年第5期:“凡有作品,未

【尊】《唐韻》《韻會》祖昆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租昆切,音遵。《說文》高稱也。《廣韻》重也,貴也,君父之稱也。《易·繫辭》天尊地,乾坤定矣。《孟子》天下有達尊三:爵一,齒一,德一。《禮·表記》使民有父之尊,有母之親,而後可以爲民父母。又敬也。《禮·曲禮》禮者,自而尊人。雖負販者,必有尊也。又《說文》註酒器。《周禮·春官》司尊彝,掌六尊六彝之位。六尊,謂犧尊,象尊,著尊,壺尊,太尊,山尊,以待祭祀賔客。又姓。《風俗通》尊盧氏之後。與宗通。又叶將鄰切,音津。《前漢·班固敘傳》大祖元勳,啓立輔臣。支庶藩屛,侯王尊。又叶此

【孔孟】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的并称。晋张协《洛禊赋》:“於是搢绅先生,啸儔命友,携朋接党,冠童八九,主希孔孟,宾慕颜柳。临涯咏唫,濯足挥手。”宋王安石《哭梅圣俞》诗:“栖栖孔孟葬鲁邹,后始卓犖称軻丘。”元郝经《原古上元学士》诗:“麟死九鼎沦,万世无孔孟。文字糠粃餘,扶藉不絶圣。”清朱轼《<张子全书>序》:“以《易》为宗,以《中庸》为体,以孔孟为法。”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