袍笏雍容诣官府释义


【袍笏】1.朝服和手板。上古自天子以至大夫、士人,朝会时皆穿朝服执笏。后世唯品官朝见君王时才服用。唐沉佺期《回波词》:“身名已蒙齿録,袍笏未復牙緋。”《宋史·选举志一》:“太平兴国二年,御殿覆试,内出赋题,赋韵平侧相间,依次而用……凡五百餘人,皆赐袍笏。”《花月痕》第四三回:“忽见西边的门拥出许多侍女,宫妆艷服,手中有捧冠带的,有捧袍笏的,迎将出来。”2.泛指官服。宋刘克庄《鹊桥仙·生日和居厚弟》词:“女孙笄珥,男孙袍笏,少长今朝咸集。”清钮琇《觚賸·石言》:“所以怪石作贡,文石呈祥,甲乙品於衞公,袍笏拜於元章。

【雍容】仪态温文大方。《汉书·薛宣传》:“宣为人好威仪,进止雍容,甚可观也。”《新唐书·于志宁等传赞》:“季辅、行成数进諫,然雍容有礼,皆长厚君子也。”清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之十:“进退雍容史上难,忽收古泪出长安。”茅盾《锻炼》三:“接着是干杯,宾主尽欢,雍容而退。”2.舒缓;从容不迫。《文选·班固<两都赋>序》:“雍容揄扬,著于后嗣。”吕向注:“雍,和;容,缓。”晋郭璞《江赋》:“迅蜼临虚以骋巧,孤玃登危而雍容。”3.引申为缓慢。鲁迅《书信集·致郑振铎》:“《述林》已在关上候查,但官场办事雍容,恐怕总得一星期才会

【诣】《唐韻》五計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硏計切,音羿。《說文》至也。《徐曰》徑而詣之也。《小爾雅》進也。《玉篇》往也,到也。《增韻》造也。《左傳·莊十七年註》鄭詹詣齊見執。《史記·秦本紀》代王乗傳詣長安。《王褒·洞簫賦》躊躇稽詣。《註》倉頡篇云:詣,至也。言聲稽留,如有所詣也。又《正字通》學業深入曰造詣。又蟲名。《揚子·方言》蛄詣謂之杜蛒。又與栺通。漢有枍栺宮,以木而名。《三輔黃圖》作枍詣宮。《註》枍詣,木名。言宮中美木茂盛也。又與倪通。《春秋·昭二十九年》叔詣卒。《公羊》《穀梁傳》作叔倪。

【官府】1.谓政府机关。《尉缭子·武议》:“农不离其田业,贾不离其肆宅,士大夫不离其官府。”唐柳宗元《宋清传》:“居市不为市之道,然而居朝廷,居官府,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,反争为之不已,悲夫!”沈从文《从文自传·我所生长的地方》:“人人皆依本分担负官府所分派的捐款,又自动的捐钱与庙祝或单独执行巫术者。”2.公家的府库。《左传·昭公十六年》:“宣子有环,其一在郑商。宣子謁诸郑伯,子产弗与,曰:‘非官府之守器也,寡君不知。’”唐韩愈《路公神道碑铭》:“公之为州,逢水旱,喜贱出与人,岁熟以其得收,常有赢利,故在所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