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师缚可汗释义


【偏师】力军以外的部分军队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韩献子谓桓子曰:‘彘子以偏师陷,子罪大矣。’”宋陆游《代乞分兵取山东札子》:“吊伐之兵,本不在众,偏师出境,百城自下。”《明史·太祖纪》:“彼以偏师缀我,而全军趋金陵,顺流半日可达。”毛泽东《蝶恋花·从汀州向长沙》词:“赣水那边红一角,偏师借重黄公略。”2.低级军官名。清末濮振声在浙江建德一带组织反清独立军,其基层编制以五人为伍,有伍长,五伍为偏,有偏师。参阅陶成章《浙案纪略·濮振声传》。

【缚】《廣韻》符钁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伏約切《正韻》符約切《說文》束也。《釋名》縛,薄也。使相薄著也。《廣韻》繫也。《左傳·僖六年》許男面縛銜璧。又《昭二十六年》以幣錦二兩,縛一如瑱。《註》縛,卷也。又《釋名》縛在車下,與輿相連縛也。《急就篇註》縛在車下,主縛軸令輿相連,卽今所謂鉤心也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符臥切。義同。又《集韻》符遇切,音附。紨或作縛。繩也。《韻會》俗从專作縳,誤。漢典考證:〔《釋名》縛,薄也。使相薄者也。〕 謹照原文薄者改薄著。 考證:〔《釋名》縛,薄也。使相薄者也。〕 謹照原文

【可汗】亦作“可罕”。古代鲜卑、柔然、突厥、回纥、蒙古等民族中最高统治者的称号。《乐府诗集·横吹曲辞五·梁鼓角横吹曲》:“昨夜见军帖,可汗大点兵。”《新唐书·突厥传上》:“至吐门,遂强大,更号可汗,犹单于也。”明无名氏《开诏救忠》第一折:“被那杨大郎假装,瞒过俺北番,将南朝可罕救的去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