飘荡不依枝释义


【飘荡】亦作“飘盪”。1.在空中随风摆动。南朝梁吴均《梅花落》诗:“独有梅花落,飘荡不依枝。”《乐府诗集·杂曲歌辞十三·杨白花》:“阳春二三月,杨柳齐作花。春风一夜入闺闥,杨花飘荡落南家。”巴金《秋》四:“但是那温柔的,比任何琴弦所能发出的还更温柔的声音至今还在他的耳边飘荡。”柳青《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》:“从北京广播电台发出的音乐,就在暮色苍茫中悠扬嘹亮地飘荡开来。”2.在水面上随波浮动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鲍勋传》:“往年龙舟飘荡,隔在南岸,圣躬蹈危,臣下破胆。”3.指被水冲走。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八四回:“﹝智伯

【不依】1.不听从;不同意。《书·大禹谟》:“禹曰:朕德罔克,民不依。”孔颖达疏:“我德实无所能,民必不依就我也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八七回:“兄长之命,谁敢不依!”清李渔《玉搔头·缔盟》:“只怕有大富大贵之人把势力来相逼,到那时节,不怕你不依。”梁斌《红旗谱》二三:“不能去‘宝地’,他爷爷要不依!”2.不按照;不遵守。《北齐书·文苑传·樊逊》:“愔曰:‘才高不依常例。’”《水浒传》第二四回:“原来这个开茶坊的王婆,也是不依本分的。”范乃仲《小技术员战服神仙手》下:“哪知神仙手早已拿定了主意,到那时候再教训教训这班年青

【枝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章移切《正韻》旨而切,音支。《說文》木別生條也。《徐曰》自本而分,故曰別生。《廣韻》枝柯也。《左傳·隱八年》疏枝布葉分。又散也。《易·下繫》中心疑者其辭枝。又與支通。《詩·大雅》本支百世。左傳作本枝。又支持也。《史記·項羽紀》諸將懾服,莫敢枝梧。《瓚曰》小柱爲枝,斜柱爲梧。又干支亦作幹枝。《博雅》甲乙爲幹。幹者,日之神也。寅卯爲枝。枝者,月之靈也。又手節曰枝。《孟子》爲長者折枝。《趙岐註》折枝,按摩手節也。又《管子·度地篇》水別于他水,入于大水及海者,命曰枝水。又枝江,縣名。《前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