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生学问只流俗释义


【平生】1.平素;往常。《论语·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”唐杜甫《梦李白》诗:“出门搔白首,若负平生志。”周立波《懒蛋牌子·去抓赵子彬》:“人人都知道,赵子彬平生有三好:好喝大酒,好耍大钱,好看娘们。”2.指平素的志趣、情谊、业绩等。晋陶潜《停云》诗:“人亦有言,日月于征,安得促席,説彼平生?”唐裴度《中书即事》诗:“盐梅非拟议,葵藿是平生。”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十三:“唐子方自有平生,他日不烦诸曲笔!”3.旧交;老交情。唐杨衡《送郑丞之罗浮中习业》诗:“何当真府内,重得

【学问】和询问(知识、技能等)。语出《易·乾》:“君子学以聚之,问以辩之。”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吾他日未尝学问,好驰马试剑。”汉贾山《至言》:“学问至於芻蕘者,求善无饜也。”唐韩愈《答杨子书》:“学问有暇,幸时见临。”清顾炎武《日知录·求其放心》:“夫仁与礼未有不学问而能明者也。”2.知识,学识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不闻先王之遗言,不知学问之大也。”宋苏轼《登州谢上表》:“而臣天资钝顽,学问寡浅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四回:“无论你有多大学问,未必强似公公。”老舍《茶馆》第二幕:“您这么有学问,上知天文、下知地理。

【只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諸氏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掌氏切,音紙。《說文》語已詞也。《詩·鄘風》母也天只,不諒人只。《左傳·襄二十七年》諸侯歸晉之德只。又《詩·王風》其樂只且。《箋》言其自樂此而已。又《小雅》樂只君子。《箋》只之言是也。又姓。《正字通》明有只好仁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章移切《韻會》支移切,音支。《廣韻》專辭。又《五音集韻》之日切,音質。本之爾切,無質音,今讀若質,俗音新增。又《韻會小補》章忍切,音軫,引集韻云:只通作軹,莊子大宗師,而奚來爲軹。○按《集韻》軹註,無只通作軹之明文,雖字義相同,實非一字,《韻

【流俗】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。多含贬义。《礼记·射义》:“幼壮孝弟,耆耋好礼,不从流俗,脩身以俟死者,不在此位也。”唐柳宗元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今之世,不闻有师,有輒譁笑之,以为狂人。独韩愈奋不顾流俗,犯笑侮,收召后学,作《师説》。”郭沫若《历史人物·隋代大音乐家万宝常》:“大凡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或思想家,照例是跑过了时代,不为流俗所容。”2.平庸粗俗。晋葛洪《抱朴子·博喻》:“英儒硕生,不饰细辩於浅近之徒;达人伟士,不变皎察於流俗之中。”唐元稹《上令狐相公诗启》:“然以为律体卑下,格力不扬,苟无姿态,则陷流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