琵琶失玲珑释义


【琵琶】乐器。初名批把,见《释名·释乐器》。此类乐器原流行于波斯、阿拉伯等地,汉代传入我国。后经改造,圆体修颈,有四弦、十二柱,俗称“秦汉子”。一说,我国秦末,百姓苦长城之役,弦鼗而鼓之,琵琶即始于此。(见晋傅玄《〈琵琶赋〉序》。)南北朝时又有曲项琵琶传入我国,四弦,腹呈半梨形,颈上有四柱,横抱怀中,用拨子弹奏,即现今琵琶的前身。唐宋以来经不断改进,柱位逐渐增多,改横抱为竖抱,废拨子,改用手指弹奏。现今民间的琵琶有十七柱,通常称四相十三品,革新的琵琶有六相十八品;后者能弹奏所有半音,技法丰富,成为重要的民族独奏乐

【失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式質切,音室。得之反。《說文》縱也。一曰錯也,過也,遺也。《書·泰誓》時哉弗可失。《杜甫詩》雖乏諫諍資,恐君有遺失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弋質切。與同。《莊子·應帝王》自失而走。《荀子·哀公篇》其馬將失。《六書本義》與佚軼通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式吏切《正韻》式至切,音試。《應楨華·林園集詩》示武恐荒,過亦爲失。凡厥羣后,無懈于位。

【玲珑】1.玉声;清越的声音。《文选·班固<东都赋>》:“凤盖棽丽,龢鑾玲瓏。”李善注引《埤苍》:“玲瓏,玉声。”唐贾岛《就峰公宿》诗:“残月华晻曖,远水响玲瓏。”郭沫若《星空·孤竹君之二子》诗:“我这一张断弦琴弹得出一声声的哀弄:丁东,琤琮,玲珑,一声声是梦,一声声是空空。”2.明彻貌。《文选·扬雄<甘泉赋>》:“前殿崔巍兮,和氏玲瓏。”李善注引晋灼曰:“玲瓏,明见皃也。”南朝宋鲍照《中兴歌》之四:“白日照前窗,玲瓏綺罗中。”唐邵楚萇《题马侍中燧木香亭》诗:“树影参差斜入簷,风动玲瓏水晶箔。”清唐孙华《帘》诗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