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里肃雷霆释义


【千里】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师之所为,郑必知之,勤而无所,必有悖心,且行千里,其谁不知。”《后汉书·公孙瓒传》:“今吾诸营楼樐千里,积谷三百万斛,食此足以待天下之变。”唐孟郊《喜雨》诗:“朝见一片云,暮成千里雨。”

【肃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息逐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息六切《正韻》蘇谷切,音宿。《說文》持事振敬也。从聿在上,戰戰兢兢也。《廣韻》恭也,敬也,戒也。《書·太甲》社稷宗廟,罔不祗肅。《傳》肅,嚴也。言能嚴敬鬼神而遠之。又《洪範》恭作肅。《疏》貌能恭,則心肅敬也。《禮·玉藻》色容厲肅。《疏》厲,嚴也。肅,威也。又《爾雅·釋言》肅雝,聲也。又縮也。《詩·豳風》九月肅霜。《傳》肅,縮也,霜降而收縮萬物。《禮·月令》季春行冬令,則寒氣時發,草木皆肅。《註》謂枝葉縮栗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進也。《詩·大雅》民有肅心,荓云不逮。《箋》肅

【雷霆】亦作“靁霆”。1.震雷,霹雳。《易·繫辞上》:“鼓之以雷霆,润之以风雨。”《史记·乐书》作“鼓之以靁霆”。宋苏轼《策略一》:“天之所以刚健而不屈者……其光为日月,其文为星辰,其威为雷霆,其泽为雨露,皆生於动者也。”元刘君锡《来生债》第三折:“赤歷歷那电光掣一天家火块,吸力力雷霆震半壁崩崖。”艾青《光的赞歌》:“他也不怕天帝的愤怒和轰击他的雷霆,把火盗出了天庭。”2.喻威猛、迅猛。亦指威猛迅猛的军队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粲传》:“当速发雷霆,行权立断,违经合道,天人顺之。”唐韩愈《送李尚书赴襄阳》诗:“纵猎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