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千】《唐韻》蒼先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倉先切,音阡。《說文》十百也。又《廣韻》漢複姓。又《韻補》叶雌人切,請平聲。《劉劭趙都賦》宮妾盈兮數百,食客過兮三千。越信孟之體,慕姬旦之懿仁。
【声】《字彙》同。《正字通》俗聲字。(聲)〔古文〕殸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書盈切《正韻》書征切,聖平聲。《說文》音也。《書·舜典》詩言志,歌永言,聲依永,律和聲。《傳》聲謂五聲,宮商角徵羽也。《禮·月令》仲夏之月,止聲色。《註》聲謂樂也。又凡響曰聲。《張載·正蒙》聲者,形氣相軋而成。兩氣者,谷響雷聲之類。兩形者,桴鼓叩擊之類。形軋氣,羽扇敲矢之類。氣軋形,人聲笙簧之類。皆物感之良能,人習而不察耳。《韻會》韻書平上去入爲四聲。又聲敎。《書·禹貢》東漸于海,西被于流沙,朔南曁聲敎,訖于四海。《左傳·文六年》樹之風
【方响】古磬类打击乐器。由十六枚大小相同、厚薄不一的长方铁片组成,分两排悬于架上。用小铁槌击奏,声音清浊不等。创始于南朝梁,为隋唐燕乐中常用乐器。唐牛殳《方响歌》:“乐中何乐偏堪赏,无过夜深听方响。”宋袁褧《枫窗小牍》卷下:“比上膳,以行在草草无乐,鸚鵡大呼:‘卜尚乐起方响!’久之曰:‘卜娘子不敬万岁。’盖道君时掌乐宫人以方响引乐者,故犹以旧例相呼。高庙为之罢膳泣下。”清袁于令《西楼记·归讯》:“引清謳,击方响。”参阅宋高承《事物纪原·乐舞声歌·方响》、《文献通考·乐七》。
【敲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口交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丘交切,音骹。《說文》橫擿也。《徐鉉曰》從旁橫擊也。《類篇》擊也。《左傳·定二年》奪之杖以敲之。《賈誼·過秦論》執敲扑以鞭笞天下。《註》短曰敲,長曰扑。又《揚子·方言》楚凡棄物謂之敲。又《廣韻》苦敎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口敎切,音檄。義同。
【相续】1.相继;前后连接。《汉书·五行志上》:“是时,太后三弟相续秉政。”唐元稹《有酒》诗之六:“樱桃桃李相续开,间以木兰之秀香徘徊。”宋梅尧臣《新雁》诗:“泊船人不寐,月下声相续。”2.连续。《坛经·定慧品》:“若前念、今念、后念,念念相续不断,名为繫缚。”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