勤劳塞外凋双鬓释义


【勤劳】1.忧劳;辛劳。《书·金縢》:“昔公勤劳王家,惟予冲人弗及知。”《隋书·循吏传·辛公义》:“此盖小事,何忍勤劳使君。”清孙枝蔚《雨中大水决堤闻王幼华奔走堤上》诗:“贫苦原从昔,勤劳直至今。”2.引申为努力劳动,不怕辛苦。如: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;他有一双勤劳的手。3.犹疲劳。《吴子·料敌》:“敌人远来新至,行列未定可击;既食未设备可击;奔走可击;勤劳可击。”4.指功劳。《汉书·卫青传》:“陛下幸已益封臣青,臣青子在繦褓中,未有勤劳,上幸裂地封为三侯,非臣待罪行间所以劝士力战之意也。”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上·明帝

【塞外】1.要塞之外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:“引军出卢龙塞,塞外道絶不通。”2.边塞之外。泛指我国北边地区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遣因杅将军公孙敖筑塞外受降城。”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:“其诸新降胡初在塞外,数为师子所驱掠,皆多怨之。”南朝宋颜延之《阳给事诔》:“凉冬气劲,塞外草衰。”艾青《骆驼》诗:“你来自塞外的生客啊--披着无光茸乱的干毛。”

【凋】《唐韻》都聊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丁聊切,音貂。《說文》半傷也。《木華·海賦》爲凋爲瘵。又《韻會》通作彫。《論語》歲寒,然後知松柏之後彫。又《正韻》通作雕。《晉書·李重傳》雕弊之迹。又《玉篇》力盡貌。

【双】《韻會》雙,俗作双,非。(雙)《唐韻》所江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疎江切,音。《說文》隹二枚也。从雔,又持之。《後漢·王喬傳》有雙鳧,從東南飛來。又《玉篇》兩也。《儀禮·聘禮》凡獻執一雙。又《玉篇》偶也。《詩·齊風》冠綏雙止。《箋》五人爲奇,而襄公往從而雙之。又獸名。《山海經》南海之外,赤水之西,流沙之東,有三靑獸相幷,名雙雙。《註》郭璞曰:言體合爲一也。公羊傳所云雙雙而俱至者,蓋謂此也。吳任臣云:獸經曰:文文善呼,雙雙善行。駢志云:雙雙合體,蛩蛩假足。麟書曰:雙雙俱來,孟極是覆。又鳥名。《公羊傳·宣五年》其諸

【鬓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必刃切,音儐。《說文》頰髮也。《釋名》鬢,峻也。所居高峻也。《又》其上連髮曰鬢。鬢,濱也。濱,崖也。爲面頰之崖岸也。《晉語》美鬢長大則賢。《註》鬢,髮類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