戚戚复戚戚释义


【戚戚】相亲貌。《诗·大雅·行苇》:“戚戚兄弟,莫远具尔。”毛传:“戚戚,内相亲也。”三国魏曹植《求通亲亲表》:“退省诸王,常有戚戚具尔之心。”《南史·谢弘微传》:“混诗所言:‘昔为乌衣游,戚戚皆亲姓。’”2.忧惧貌;忧伤貌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”何晏集解引郑玄曰:“长戚戚,多忧惧。”《汉书·韦玄成传》:“今我度兹,戚戚其惧。”晋陶潜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不戚戚於贫贱,不汲汲於富贵。”宋李清照《声声慢》词:“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悽悽惨惨戚戚。”鲁迅《三闲集·通信》:“虽然明知道这是浅薄的人道主义

【复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房六切,音伏。《說文》往來也。《廣韻》返也。《書·舜典》如五器卒乃復。《傳》復,還也。《詩·小雅》言歸思復。又《韻會》答也。《書·說命》說復于王。又《韻會》白也。《禮·曲禮》願有復也。又《韻會》反命也。《周禮·天官》諸臣之復。《註》復,報也,反也。《疏》謂羣臣受王命,使臣行之訖,反報於王也。又招魂曰復。《禮·檀弓》復盡愛之道也。《註》復謂招魂,庶幾其精氣之反。又興復。《諸葛亮·出師表》興復漢室,還於舊都。又姓。《正字通》元有復見心。又州名。《隋書·地理志》後周置復州